新华社郑州9月25日电题:河南西峡:小香菇“三级跳” 育出百亿大产业——伏牛山看新变
新华社记者王丁、李鹏
地处伏牛山区的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是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唯一的“天窗县”——被众多贫困县“包围”的非贫县。而帮助这个县打开贫困“天窗”的“金钥匙”之一便是小香菇。
从全国最大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到全国最大的交易基地,再到全国最大的出口和深加工基地,西峡香菇“三级跳”,不仅让这个山区县跳出贫困,跳出生态之困,而且培育出百亿级大产业,从而与世界紧紧相连。
20世纪八十年代,地处深山的西峡县还是河南贫困的山区县之一。为摆脱贫困,西峡县抓住“南菇北移”机会,大力培育香菇产业。“1982年到1997年,西峡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椴木香菇生产基地,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西峡县菇农多达5万户、近20万人,许多从业者至今还记得,椴木香菇以整段树干为培基,“树木越砍越少,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形势倒逼香菇必须“起跳”。面对刚上规模就遭遇的严峻生态之困,1997年至2015年,西峡县一边探索禁伐,从林木资源丰富地区外调菌材;一边号召全县菇农转产基质利用效率和科技含量更高的袋装香菇,并将产业链从种植向附加值更高的交易环节延伸。
一批“菇农”变身“菇商”,西峡县培育出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进入全国最大香菇交易市场所在的双龙镇,香菇元素和香气扑面而来。在该镇仅千余人的双龙村,香菇交易门店就多达400家,常驻外地客商300余人,常年从事香菇加工、分级、购销的人员5000余人,市场年交易干菇360万公斤,交易额超过14亿元。
种植技术的提升和产业升级,让西峡香菇产业的“标准化”突飞猛进。2015年,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率超过98%,这也为西峡香菇“跳向”深加工和海外打下了坚实基础。
标准化最大的优势是让产品质优可控。在西峡县河南伏牛山百菌园的企业园区内,4座共占地1.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智能温控大棚正在繁忙出菇,不远处还分布着菌棒、菌种以及香菇加工车间,每年有800万袋菌棒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向周边乡镇。而在园区仓库,加工包装好的各类香菇食品码放整齐,等待出海。
“一公斤香菇腐竹在海外可以卖到28美元。”创办百菌园的晋东亮正是西峡县较早的“菇商”之一。他从香菇购销经纪人起家,把自己的销售网从国内拓展至海外后,返乡创立了集研发、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百菌园公司,身份也从“香菇贩子”变成了企业家。
2016年,晋东亮又在园区创办电商培训基地。“现在,基地已经培育了20多家企业淘宝店和200多家个体淘宝店,30家农民个体店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晋东亮说。
如今,像晋东亮这样从香菇产业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如雨后春笋,成了西峡县宝贵的人才资源。据统计,截至2019年,西峡县香菇加工、出口企业已高达300多家,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年创汇超13亿美元,15年增加了424倍。
香菇“三级跳”,不仅让西峡县跳出贫困,也跳出了绿色发展之困。近年来,为彻底解决香菇菌材的资源消耗,西峡县大力推广香菇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以果木废料和菌草生产菌棒,出菇之后,再以废菌棒生产有机肥还田。2019年,西峡县森林覆盖率恢复至80.3%,居河南省前列。
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说,西峡香菇从“靠山吃山”起步,在“守护青山”中转型,实现“买全国、卖全球”跳跃发展的核心就是解决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如今,西峡香菇“三级跳”仍在伏牛深山继续深化。据介绍,为改变以贴牌出口为主的局面,打造西峡香菇国际影响力,今年元旦,全国首列县级农产品(000061,股吧)出口专列——“西峡香菇铁海快线(中欧)专列”驶向欧洲;志在深度开发国际市场的“西峡香菇集团”组建工作提上日程;而以香菇为特色的河南省农科院西峡分院也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完)
作者:王丁、李鹏
编辑:王海霞 游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