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财年财政赤字创历史新高 美国会爆发财政危机吗

2020-10-18 21:15:11 新京报 

赤字已将美国债务负担推高至GDP的102%。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总额在2020财年增加了4.22万亿美元,达到了21.02万亿美元。

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2020财年最终预算结果,2020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3.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美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从上一财年的4.6%升至15.2%,创194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财政赤字的增加主要源于政府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而大幅增加了财政支出。

疫情导致财政支出大增47.3% 赤字占GDP比重超过金融危机时期

3.1万亿美元的赤字水平,比2019财年的9844亿美元赤字高出2.1万亿美元,比2月份公布的2021财年预算估计的1.1万亿美元高出2万亿美元。并且,这一水平超过了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创下的1.4万亿美元的纪录。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报告指出:“相对于经济规模,赤字——估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2%——是1945年以来最大的,而2020年是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连续第五年上升。”2009年金融危机结束时,美国赤字占GDP比例接近10%。

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显示,财政赤字的扩大主要源于财政支出的增加。2020财年美国财政收入总计3.42万亿美元,比2019财年仅下降了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税收收入因家庭和企业疲于应对经济封锁而大幅下降。与之相较,美国财政支出较上一财年大幅增长了47.3%,达到6.55万亿美元,增加了2.105万亿美元。

疫情发生以来,美国通过了四项支持企业和家庭的主要立法,再加上失业保险等联邦援助项目的使用增加,因而导致美国2020财年支出大幅增长,远远超出预算估计。

在预算支出变化较大的部门中,卫生与公众服务部2020财年支出为1.504万亿美元,比预算估计高出1820亿美元。其中,公共卫生和社会服务应急基金(PHSSEF)的支出比预算估计高出约10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支出用于提供者救济基金方案,该方案共获得1750亿美元资金,用于分发给医院和其他医疗保健提供者。

另外,劳工部的支出为4775亿美元,比预算估计高出4411亿美元,主要是由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导致失业保险支出增加,美国曾增加每周600美元的补充失业救济金。

公共债务超过GDP,历史上仅发生过一次,美国未来会有财政危机风险吗?

赤字激增引发对于公共债务的担忧。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总额在2020财年增加了4.22万亿美元,达到了21.02万亿美元。增加的债务中,3.13万亿美元用于填补赤字。

据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赤字已将美国债务负担推高至GDP的102%。此前,美国仅在二战结束时发生过唯一一次债务超过经济规模的情况,在之后数年时间里,美国基本上实现了财政平衡,才使其回落。

美国是在疫情发生前就已经出现债务水平上升的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之一。如果未来不削减赤字,美国的债务占经济的比重预计将继续上升。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曾发布报告预计,到2030年美国债务将达到GDP的109%,比2019年底的水平高出近30个百分点,债务规模将是过去50年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即使利率保持在低位,单是债务的利息支出就会消耗越来越多的税款。考虑到未来暴发二次疫情等风险,已经超过经济增长速度的债务负担将使美国面临更大的财政危机风险,而这将大幅削减美国人所依赖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菲利普?斯瓦格尔(Phillip Swagel)上月曾表示:“没有一个确定的临界点使财政危机可能或即将爆发,也没有一个确定的临界点使利息成本占GDP的比例变得不可持续。”“但随着债务增长,风险也会变得更大。”

全球均面临债务增加的风险,全球公共债务预计将接近GDP的100%

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全球均面临赤字上升和债务增加的风险。根据IMF10月14日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截至2020年9月11日,全球针对疫情推出的财政措施总额已达1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近12%,这些救助措施和全球经济衰退已将全球公共债务推至历史最高水平。报告预测,2020年,各国政府的赤字占GDP比率平均将上升9%,而全球公共债务预计将接近GDP的100%,创历史新高。

不过,在当前阶段,IMF强调,高企的公共债务水平并非最直接的财政风险,近期各国的重中之重在于避免过早取消财政支持,财政支持至少应持续至2021年,以维持全球经济复苏,并减少疫情带来的长期创伤。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