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聚焦点丨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中国应对疫情复苏经济的策略更有效

2020-11-01 17:23:11 和讯  央视网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蒂芬·S·罗奇(Stephen S Roach)近日撰文指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中国的危机应对措施远比美国有效。

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亚洲新闻台”10月31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罗奇的评论文章全文。在文章中,罗奇指出,正如中国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一样,今天中国在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在发达国家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时,中国疫情后的反弹势头正在增强。

“不幸的是,这是许多人不得不吞咽的苦药,尤其是在美国,妖魔化中国已达到史诗般的程度。”罗奇说。

罗奇说,尽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危机,但是中国的应对策略都比美国要有效得多。

罗奇对比了中美在两次危机中的经济增速。他说,在2008年危机爆发后的五年中,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长达到8.6%。尽管这比前五年11.6%的平均增速要慢,但它却是美国经济在2010年危机后至2014年期间年均增长率2.1%的四倍多。

斯蒂芬·S·罗奇(资料图)

中国迅速回到疫情暴发前的状态

再看这次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罗奇说,中国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应对措施预示着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2020年第三季度GDP的报告表明,疫情暴发前的趋势已迅速恢复。”

罗奇同时指出,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目前正在出现的可自我持续的复苏。

按季度连续测算经济增长并将这些比较转换为年率,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晰地实时了解任何经济体潜在动力的变化,这是美国统计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首选方法。

如果按这种方法统计,中美在各自因疫情实施封锁期间都经历了类似的经济紧缩,美国比中国慢一个季度。中国第一季度的GDP按年率计算暴跌33.8%,与第二季度美国31.2%的收缩率几乎相同。

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GDPNow估算值表明,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按年率计算增长约为35%。虽然这是美国创纪录下降后令人鼓舞的明显转机,但与中国第二季度55%的强势反弹相比,还是低了约20个百分点,并且仍使美国经济比2019年末的峰值低约3%。

文章指出,解封后的反弹并不是经济最真实的反应。“它们类似于拉长的橡皮筋的回弹,或从统计学上来说,它只是遭受前所未有停滞的经济重新启动后的算术结果。”而真正的考验是在反弹之后,这也正是中国应对策略最大的优势所在。

罗奇认为,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是从其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中汲取的。当时次贷危机的有害影响使中国的金融市场陷入困境,但中国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解决冲击本身的问题。

“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5,964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之所以奏效,是因为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行动,使市场免受猛烈金融危机的影响。”

罗奇说,今天中国的做法是类似的:首先,通过旨在遏制和减轻疾病传播的公共卫生措施,使其公民免受致病性传染的猛烈侵袭,然后才明智地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巩固疫情后的复苏。

这与美国采取的方法有很大不同。在美国,解封后的辩论更多地是关于将货币和财政政策用作拉动经济发展的前沿手段,而不是依靠针对遏制病毒采取纪律严明的公共卫生措施。

“抗疫第一”VS“美国第一”

罗奇在文章中说,这凸显出中国抗疫优先的应对策略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方法之间的鲜明对比。在中国,出于抗击疫情的需要,没有任何群体或公众反对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及积极进行病毒检测的做法。

青岛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当前,美国正处于第三波疫情中,而中国继续迅速有效地控制新的疫情。例如,今年初秋,在不到20名居民感染病毒、相对较小的疫情暴发后短短五天内,青岛市就有超过900万市民接受了检测。

罗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第三季度令人印象深刻的GDP数据与美国经济不稳定的解封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劳动力市场也有持续困扰。9月份全国7.9%的失业率仍是大流行前3.5%的两倍多,使美国的消费者主导型经济极易遭受挫折。新一轮疫情浪潮加上关于新一轮财政救助方案的无休无止的政治辩论,有效地消除了长期以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

排队领取失业救济的美国人

挥之不去的弱点

文章最后指出,世界各地在疫情中展现的人性都一样,充满恐惧和谨慎,即使在采取积极遏制病毒措施的国家也如此。对于那些不愿专注于遏制病毒的国家,例如美国,疫情的漫长阴影足以说明其面临经济“双底衰退”(即经济在触底反弹后再次触底)的危险。

这恰恰就是美国最近11次经济衰退中曾出现8次的景象。这与中国能自我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形成鲜明对比。

编辑丨李琳

签审丨邹浩宇

监制丨关娟娟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