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近年来,教育培训类投诉量上升,退款难、宣传与实际不符等情况频繁出现。近日,消费者余先生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其报名的教育机构存在欺诈行为,要求退还学费。
据了解,余先生通过网上的广告推送报名了某教育机构的数据分析课程。该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等形式与其沟通办理了手续,以免息分期为借口获取了余先生身份信息,私自为余先生办理了助学贷款。直至后续还款,余先生才获悉除原课程费用15500元外,又另加了2600元利息费用,且宣传的教学模式与实际不符,他认为该教育机构存在虚假承诺和欺诈行为,随即向12315及消保委投诉。
受理投诉后,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余先生了解、核实情况,之后与教育机构负责人顾先生取得联系并要求处理反馈。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指出余先生与教育机构订立的合同属于服务类合同,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其事先的相关宣传及承诺为学员提供稳定的教学服务。当教育机构无法提供课程时,消费者要求解除涉案合同并退还学费的诉求,应予以支持,但因教育机构事实上确实提供过一定服务,建议教育机构合理扣除已上课程费用,剩余课程费用予以退款,相应助学贷款予以解除不计息。几次沟通后,该负责人告知目前公司出现资金问题,所有退款都无法处理,就连工作人员的薪资也无法发放。
浦东新区消保委指出,截至11月,已收到消费者投诉该教育机构的纠纷多达26件。在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客服电话的接通频率逐步降低;官方公众号更新停留在4月份;QQ群已被设置为拒绝任何人加入;官网正常显示,但客服页面已经关闭。根据以上迹象以及部分消费者的反馈,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认为该教育机构的经营状态明显出现问题,消费者可能会面临无课可上,钱款难讨的困境。鉴于此情况,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尽快向有关部门举报。
浦东新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目前,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着市场混乱、经营不规范、师资匮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大多数教育机构,不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优化,而是将重点放在招生这一方面。因此,消费者还需多方考量教育机构的教学资质、师资力量等方面,结合自身需要,适量的选择和购买课程,科学、理性的对待助学贷这种消费模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