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老花“年轻化”:30岁的年龄60岁的眼睛,35岁以上人群过半有老花!

2020-12-29 15:48:35 21世纪经济报道 

  老花、白内障越来越年轻化!

  在人们印象中,老花眼及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视觉问题,但目前这个情况正越来越年轻化。

  人们常说的“老花眼”又称“视敏度功能衰退症”,直接表现为看近模糊、疲劳、酸胀、多泪、畏光、干涩及伴生头痛等症状。和人老了头发变白一样,老花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用眼压力增大,老花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范春雷向21新健康记者指出,由于现在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与城市楼宇导致远眺次数的下降,老花已经出现了年龄的提前化。据《2018 Market Scope》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近18亿老花患者,中国35岁以上人口中有老花问题的人群占比约56.9%,达3.9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近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同仁医院门诊部副主任乔春艳也指出,目前我国有2000万的白内障患者,也在年轻化。此前即有媒体报道,一名27岁女子患上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

  01

  老花眼与白内障

  老花眼即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朱德海解释称,老花眼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也是身体开始衰老的信号之一。随着年龄增长,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导致变焦能力降低。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钟勇审核的白内障百度词条指出,白内障为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其多见于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

  老花眼与白内障有所区别。老花眼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楚,远处的则清楚很多。因为眼睛看近物时,需要调节改变屈光力,这种调节功能是晶状体在睫状肌的作用下,通过改变厚薄程度,使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来实现的。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衰退,这种调节逐渐困难,进而出现近视力模糊,并有眼胀、头痛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

  而白内障,无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同眼睛蒙上了纱。如果白内障不及时治疗,病人可感到眼红、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并可能引起青光眼等其他眼病。老年性白内障分初发期、膨胀期(未熟期)、成熟期、过熟期。膨胀期晶状体皮质因为吸收水分而膨胀,前面的虹膜组织会被往前推,前房变浅,房水流出受阻,这时容易发生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出现患眼红痛、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白内障的过熟期,晶状体皮质分解液化渗出到前房,会引起过敏性葡萄膜炎或晶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晶状体是人眼内一个富有弹性类似凸透镜的组织,会通过改变自身厚度来调节屈光度,就像摄像机的变焦镜头。通过屈光力的调节,让光线落在视网膜上,这样才能看清楚事物。晶状体可以透过90%的可见光,吸收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我们的晶状体也会“退休”,随着年龄增大或者外伤等各种原因,人眼的晶状体会逐渐变得浑浊,光线无法透过,从而引起视力的下降。白内障的产生正是由于晶状体浑浊所致。

  02

  手术越早做越好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如果不尽早治疗,很可能会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所以及早进行白内障治疗十分重要。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李绍伟教授指出,白内障不用等到看不见了才去治疗,等到年长的话视觉质量很差,早做手术可以提前恢复年轻的视力。白内障成熟之后,囊膜的弹性和硬度会下降,相对来说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概率会比较大。

  “白内障手术会通过换晶体,进行个人的个性化测量,可以把近视,高度近视、散光、远视都能去掉。通过测算做一个合适的晶体,让眼睛完全恢复正常。如果采用多晶晶体,可以看远看中看近的视力都恢复,达到年轻时候的视力水平,视觉透明度也是18岁的质量。手术可以永久性解决白内障问题,晶体材料通过在全世界的观察和实验,确认可以维持70~100年不变。”李绍伟向21新健康记者介绍说。

  李绍伟强调,目前白内障只有通过手术解决,各种眼药水之类都是无效的。而对于手术后出现再模糊的情况,李绍伟解释称,这主要因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后发性白内障。白内障手术是在晶体前面开个口,把坏的晶体吸出来,再放到透明的囊袋里边。但因为人体的修复机制,囊袋里的一层上皮细胞会增生,增生以后就逐渐看不清楚了。后发白内障发生率大概在10~20%,但是目前新技术的直角设计可以贴得很紧,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情况已比较少,即使有的晶体的复发率高一些,去医院打个激光几分钟就好了。

  第二种情况则可能是眼底出问题了,去医院查清楚解决就好。对于手术感染的问题,李绍伟表示,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发生感染,白内障晶体感染的发生率是万分之一。

  “以前是单焦点的透明晶体,只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现在多焦点的晶体,可以同时看清远处和近处。如果同时有近视或远视或散光,晶体都可以全都矫正,一个手术解决多个问题。”李绍伟指出,手术越早做越好。

  乔春艳也指出,白内障手术不要拖延,等到白内障熟了再做,手术风险、难度会更大。

  而对于老花眼,常用的激光矫正同样存在术后视力回退的问题。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屈光科主任周继虹指出,600度以下的近视回退大概低于10%,有的人能感觉到有的人感觉不到;600度到1000度之间的回退概率大概在百分之十几;一般来讲,1000度以内退到100度到150度是有可能的,这种属于常规回退。特殊情况目前没有碰到过,发生率可能低于1%。

  “回退并不可怕,首先要确认视力下降是否因为回退造成,如果是正常的回退,要等待一段时间后,通过再次手术,例如补角或眼泪晶体手术,可以把回退的度数矫正。如果是异常的回退,要考虑交联治疗。交联治疗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以往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或将来肯定能得到一定解决。”周继虹进一步解释说。

  关于手术的价格问题,21新健康记者了解到,若选择国产单焦晶体,医保报销后基本为免费。若选择进口多焦晶体则可能较为昂贵,医保后需自己承担上万的费用。

  03

  非手术的老花矫正技术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范春雷指出,由于现在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与城市楼宇导致远眺次数的下降,老花已经出现了年龄的提前化。眼睛的力量逐渐老化不足。最直接的症状就是看不清楚,有时看东西眼睛会有明显的酸胀感疲劳感,这时的第一诊断可能是眼睛疲劳,或是干眼症,但其实是眼睛功能下降。现在平均来说,四十岁甚至更年轻的人已经逐渐出现了老花的早期症状。

  对于大众认为的“近视眼就不会老花”的认知,范春雷指出,老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人都会逐渐衰老,不存在近视眼就不会老花。近视眼是相对来说看远不清楚,看近清楚,但是随着老花的出现,近视度数会逐渐下降,虽然摘眼镜能看清远处,或者可以换戴度数低一点的眼镜,但也只限定一个相对有限的距离和范围。

  一般45岁到65岁出现老花的时候,大约会产生平均值250~300度的远视。如果年轻时恰好有二三百度的近视,可能会逐渐抵消,但只是在近处相对不用戴眼镜,范围还是受到限制。

  随着医学技术的更新发展,老花镜的观念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善。传统老花镜是一个屈光度的单光镜片。双光镜片是一个中间过渡产物,镜片上半部看远,下半部看近,泾渭分明。但戴起来不太美观,能看出中间一条棱横线。多焦点镜片则是把远中近区分出来,针对个人进行个性化设计,可以满足不同的学习工作需求和视觉效果的需求。而随着年龄变化,到65岁左右,老花度数会相对平稳,这个阶段在两三年期间会有度数的增加。

  范春雷介绍道,“配多焦点眼镜的时候,原来是用传统的框架眼镜,测出来后通过理论值做出来,才能达到多焦点眼镜的效果。但现在能够通过先进的VR技术,在佩戴镜片之前,就体会到多焦点眼镜的视觉效果,这样配出多焦点眼镜之后,就能把握眼镜的视觉效果,衡量自己的舒服与否。”

  另外范春雷呼吁,不要贪图便宜去将就选择老花镜。每个人除了远视的度数,散光的度数、轴位、瞳距等整体的视觉效果差异很大,镜片镜框的加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检查到验配都有针对性定制,才会收到好的视觉效果。

  对于高度近视能否接受白内障手术的问题,范春雷表示是可以的,相当于把高度近视框架眼镜换算成晶体的度数。而如果得白内障之前是正视眼的话,一般植晶体的度数大约在正2000度左右,如果原来有一定的近视度数,可在正2000晶体度上减去近视度数,就能很好地同时解决白内障和近视眼的问题。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