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科院报告:长期应以公共风险为导向加快构建现代财税体制

2020-12-31 16:32:29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董道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30日在京发布《2020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报告认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财政政策需进行必要的调整。从短期看,应建立一套疫情防控政策的平滑退出机制,以减轻政策退出过快带来的风险,注重激发市场主体内在活力;从长期看,应以公共风险为导向,加快构建现代财税体制。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本次报告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0年“降成本”专题调研的一部分。今年10-11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组织多个团队分赴上海、辽宁、山东、安徽、湖南、江苏、四川、贵州、浙江、广东、海南等10余个省(直辖市)展开调研,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

图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介绍2020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整体情况

报告指出,调研省份的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六稳”“六保”任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的不利冲击精准施策,打出了一套有效的政策组合拳,企业减负效果明显,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工作有序推进。

报告同时指出,目前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一些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疫情下的公共风险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地方财政对冲公共风险的手段也有空间差异性,在新发展格局下省际的产业结构、营商环境、供求平衡及人才流动的空间差异性依旧存在,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值得关注。

“其中,数字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经济社会的韧性越强;制造业越强的地区,对冲经济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各地区短期财政风险和长期财政风险存在差异性;在区域分化条件下,中央财政的统筹变得尤为重要;事权及支出责任下移边际加大会导致地方治理失灵风险;多重风险对冲的财政政策权衡难度变得越来越大。”报告指出。

为此,报告建议,未来随着经济逐步步入正轨,需要进行必要的财政政策调整。从短期看:一是建立一套疫情防控政策平滑退出机制以减轻政策退出过快带来的风险;二是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充分激发微观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三是将减税降费政策与社保体制改革、税制改革相结合;四是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五是多措并举推动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

报告建议,长期内要以公共风险为导向加快构建现代财税体制。一是适度加强中央、省级事权及支出责任,降低地方治理失灵的风险;二是以风险理念为基本原则,转变预算模式,提高预算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切实发挥税收的风险调节功能;四是完善债务治理机制来有效控制债务风险的不断积累。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