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说一说“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八大趋势

2021-01-06 19:27:11 和讯名家 

请点击上方关注,点击下方“在看”

文/文晓波、刘南希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投资策略研究中心)

导语:

中共中央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国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四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全新阶段,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方针,切实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疫情对全球影响广泛深远。与此同时,我国将从2021年正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参照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称《建议》)相关要点(见表1),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将坚持以下两点基调:

一是求发展。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政府需将扩大内需战略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鼓励科技创新、改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动能转向,倡导发展新经济、新消费、新产业。

二是重安全。短期来看,我国需尽快化解新冠疫情期间全面宽松所孕育的风险;中长期来看,我国将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包括法制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产业安全、数据安全、粮食安全等多个方面,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结合最新监管动向及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精神,本文通过展望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期为商业银行中长期经营提供参考。

表1:《建议》相关要点

要点

内容
总基调 稳中求进
两件大事 发展与安全
新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发展格局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主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主线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根本动力 改革创新
根本目的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建议》整理)

趋势一:宏观政策常态化

《建议》明确提出要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过去一年里,为应对新冠疫情“黑天鹅”的冲击,我国宏观政策保持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近年来,政策利率曲线下移带来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见图1)。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预期下,M2增速减缓将限制银行业规模扩张。根据央行公布的11月最新数据,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13.6%,一年来首次回落,信用扩张基本见顶。“十四五”期间,商业银行一方面需精准传导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切实服务好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仍需积极探索业务结构转型,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探寻新的利润增长模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图1: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库)

趋势二:促进消费全面化

《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未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将螺旋式上升,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从消费需求侧来看,第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是全面促进消费的基础。《建议》在收入分配领域打出“组合拳”,包括完善工资制度、完善要素分配政策、增加财产性收入等。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顺利完成,农村居民等低收入人群收入将继续增加;同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进一步扩大,向着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发展。第二,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旅游、医疗等银发消费场景在未来大有可为。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孩子作为消费中心,母婴用品、亲子服务、教育等育儿消费增长潜力十足。第三,疫情催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线上消费、跨境消费不断发展,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消费渠道兴起。

从金融供给侧来看,消费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2015-2019年个人信贷消费年平均增速超过20%,但目前服务覆盖率仍显不足,我国仅40%成年人可从银行获得消费金融服务,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商业银行作为消费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场景建设,将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做好用户下沉,将消费金融服务向更多欠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人群延伸,全方位促进新消费、新经济发展。

趋势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首先,新型城镇化加速将帮助释放消费需求。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距离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按当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近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工薪收入将拉动巨大消费需求。

其次,县域经济将成为战略发展重点。城镇化建设使得县域成为未来人口重要流入地,一方面农村人口进城将带动县域衣食住行等必需消费品需求,另一方面“老市民”对“新市民”形成示范效应,引导其可选消费品需求增加。

此外,现代都市圈是未来高端消费、时尚消费需求的源泉。按照国土空间建设,成渝地区作为战略后方、西部建设(002302,股吧)领头羊,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强,居民消费意愿高,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未来不排除联合申办奥运会,成为高端时尚消费示范区。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地区的新基建、新兴产业、“新市民”消费和投资理财等将带来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应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对于重点区域的基建、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提供项目贷款、债券发行、风险管理等综合融资服务;对于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和理财需求,提供消费信贷、银行理财、保险等全方位金融产品体系。

趋势四: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

《建议》再次强调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房住不炒”定位,推进房屋租赁市场建设,并且提出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多举并措将引导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

首先,“房住不炒”定位和“租购同权”市场建设帮助降低居民房产占比。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及房地产市场历史超预期表现使得以房产为主的非金融资产在我国居民家庭资产占比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约20个百分点(见图2),近年来政策持续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最新强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长租房市场建设将继续引导居民降低家庭房产占比。

其次,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帮助改善居民金融投资环境。《建议》提出“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资本市场建设九字方针;金融委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开启股权驱动新时代,夯实我国股市长期发展基础。证监会在2020年12月22日发文称,要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

此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受到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等系列政策的发布,鼓励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并对金融营销宣传进行了针对性规范,为更多居民参与金融投资提供保障。

“十四五”期间,商业银行应该把握资本市场改革机遇,继续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积极引导居民存款向银行理财等投资产品转化,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居民树立健康的投资理念和培养理性的投资行为,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进而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图2:中美家庭非金融资产占比比较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库)

趋势五:金融监管审慎化

《建议》强调“十四五”期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于金融体系而言,要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

一方面,后疫情时代银行业监管措施加强。《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等多项政策出台加强了银行业基础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对商业银行资本金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更严格要求。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监管环境趋严。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互联网信贷、互联网存款等业务受到严格限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防范资本扩张无序化,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要求,整治此前在科技公司外壳下无序开展金融业务的行业乱象,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十四五”期间,商业银行此类持牌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发挥牌照优势,在监管系统内稳健经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同时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同时,商业银行也应积极发展金融科技,探索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展业务合作的可能性,创建新的“金融+科技”生态圈,尤其国有大行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中小银行输送技术,助力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表2:近期重点监管动态

发文日期

文件名称 发文单位
2020/9/13 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央行
2020/9/16 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 银保监会
2020/9/16 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 银保监会
2020/9/18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 央行
2020/9/30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央行、银保监会
2020/9/30 关于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通知 央行
2020/10/5 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 国务院
2020/1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 央行
2020/11/2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央行、

银保监会

2020/11/10 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市场监管总局
2020/12/3 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 央行、银保监会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趋势六:经济发展数字化

《建议》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数字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加快数字化发展。

一方面,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近年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叠加疫情促进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5.8万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建议》中提出的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前提是要实现数字化,完成80%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

另一方面,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疫情加速了金融服务线上化转变,支付转账、银行卡等业务更多往线上转移,“无接触”线上金融服务广泛应用,手机银行、无人银行快速发展。同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帮助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线上授信、大数据风控帮助提高信贷效率;智能投顾帮助客观、理性、全面分析居民风险收益偏好,助力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十四五”期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服务数字经济为目标,有针对性为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也要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深化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同时还要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内部数据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对数据安全系统进一步优化升级。

趋势七:普惠金融扩大化

《建议》指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通过提高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同时强调要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

首先,整体上我国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持续改善。央行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电子支付普及率、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助农取款服务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等多项普惠金融指标持续提升。

其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步入发展新阶段,助力普惠贷款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出,社会失信成本的增加辅以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将有利于减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普惠小微贷款呈现“量增、面扩、价降”态势,2019年我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7%,贫困人口贷款覆盖面为25.4%,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此外,普惠金融将从融资端向投资端拓展,让更多居民享受到财富管理的红利。2008年至2019年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从37.8万亿增长至190万亿,其中高净值人群占61万亿,意味着超过2/3的可投资资产掌握在普通居民手中。目前,城乡居民投资理财差距仍较为明显,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网上理财投资金额门槛、手续费下降,帮助投资理财服务触达更多下沉人群。同时,智能投顾等技术内嵌于手机银行等开放平台,降低了居民理财认知门槛,提升了财富管理服务的普惠性。

“十四五”期间,商业银行需继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边远地区金融服务和数字渠道可得性,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地区、老年人群获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也为发展普惠贷款创造了良好条件,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技术,适当考虑信用下沉,开发更多惠民贷款产品。同时,商业银行还应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向下拓展,全面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趋势八:经济发展绿色化

《建议》明确指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一方面,我国将继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2016-2019年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2%,可按期完成15%的约束性目标。未来,我国将逐渐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等完整绿色经济体系,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降低碳排放,光伏、风电等主力新能源将迎来快速、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6月,我国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1.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未来,金融服务将继续助力绿色经济发展,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多样化金融产品为绿色产业注入活力,带来正面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十四五”期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助力我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加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以绿色产业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研发相关绿色产品,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流向绿色行业和企业。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借鉴国际经验加强自身ESG实践,将ESG理念融入治理架构,制定符合ESG要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更好地服务绿色经济发展。

微信征稿启事

《中国银行业》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是目前唯一一本带有全行业性质的公开刊物,是沟通监管部门和机构的纽带,是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是社会了解银行业的窗口。目前《中国银行业》杂志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征稿邮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我们期待您的稿件。

微信投稿邮箱:zgyhy001@163.com

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