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发投入创营收佳绩 蓝思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研值”突出

2021-02-16 15:00:16 和讯 

  过去两年,以电子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市场表现颇为亮眼。前不久,受市场风格转变、流动性隐忧等因素影响,科技股大幅调整。市场人士认为,从消费电子、5G、新能源车等主要子板块成长逻辑来看,科技股的调整已经基本到位,2021年将迎来这一板块投资的好时机。

  电子行业开启新周期 创新龙头研发投入值得关注

  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趋势下,中国将成为下一个10年电子行业领跑者。一方面,5G商用的开启使得消费电子领域新的成长逻辑出现。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巨大的需求量拉动了板块的爆发,物联网在5G时代也带来巨大的生命力。

  预计下一个10年,电子产业各环节都将迎来长足进步:中游智能制造优势将进一步强化,并支撑AR/VR、智能汽车等智能化新方向;下游品牌崛起+出海趋势明确,并在AIoT、智能汽车等方向逐步成为领跑者;在品牌加持下,半导体、元器件等上游环节国产化将更为顺利。目前这些新的利润增长点都处于刚开始的阶段,在市场中占比还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们叠加到一起,将成为推动科技板块发展的强大动力。

  站在十年新周期的起点展望2021年,手机等销量回暖,驱动盈利改善及ARVR等创新驱动,蓝思、鹏鼎、信维等系统组装/零部件龙头盈利、估值都有望进入扩张周期。

  要选择科技板块优质投资标的,就得从多个角度综合考量个股的行业竞争实力。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企业间的竞争重心也逐渐转移到技术创新的竞争,研发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家科技型公司未来高度和价值属性的最重要标尺。

  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中指出,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研发经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全行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7.5%,整个行业呈现创新投入向头部企业聚集的态势。在这之中,上市企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集成电路、电子零部件、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定上升,研发支出增速均超过20%。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也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

  蓝思科技(300433,股吧)研发实力领先 持续投入为发展赋能

  以蓝思科技为例,我们可以从研发投入、人力投入、技术积累等角度衡量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窥上市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缩影。

  自成立以来,蓝思科技始终专注于视窗防护技术的开拓,掌握了视窗及后盖防护玻璃、蓝宝石、精密陶瓷等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工艺诀窍,9大行业首创成为行业通用技术,形成了“零部件+模块+整机组装”的产品布局,引领了消费电子产品外观创新变革潮流。

  数据显示,蓝思科技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在6%左右,2020年前三季度,蓝思科技累计研发投入为10.26亿元,上市以来研发投入总计超80亿元,处于行业最高水平。持续稳定的高研发投入确保了蓝思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上的竞争优势得以巩固并不断扩大。

  近几年,通过优化原有研发模式,蓝思科技协同客户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研发团队、研发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积极配合各大客户为5G 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式设备、各类电脑终端、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相关新产品开展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和布局,积极开拓新领域、新客户,推广公司的新产品与新技术,为抢占蓝海市场先机打下了客户和技术基础。

  2019年,蓝思科技的研发人员数量为10645人,截至2020年6月末,其研发技术人员达到11708人。优秀的核心研发团队、成熟的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及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使得其专利数量稳步上升,目前,蓝思科技已获得1641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64项,实用新型专利1374项,外观设计专利103项,涵盖加工工艺、产品检测、设备开发、新型材料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专利技术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是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蓝思科技通过持续研发创新为发展赋能,同时落实专利技术优势成果转化,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日前发布的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蓝思科技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48.88亿元-50.61亿元,同比增长98%-105%。连续多个季度高增长的佳绩,彰显着蓝思科技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活力。

  蓝思科技取得的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成果,也受到了权威机构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获得湖南省十大知识产权领军企业等荣誉。

  分析人士指出,新兴产业需求和供给都处在较大的变化之中,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技术,来满足变化的需求,以及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当下全球产业链重塑,我国科技类企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是大势所趋,蓝思科技这类具备核心技术的科技类企业将优先受益。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