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18年,王云鹤始终记得一句话,“只需要带上你的时间和爱心就够了。”
近些年,他将自己的时间和爱心都奉献给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带他们看书、做课外活动,给他们情感陪伴,希望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将来努力再回到这座城市。”
种子正在发芽。曾经的“问题儿童”李小宝在王云鹤和志愿者们的陪伴下,变得谦虚、懂事,成为了一名小小志愿者。回到家乡后,李小宝的妈妈在当地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想帮人很容易,但是想帮好别人很难,把帮人这件事做成艺术,就是难上加难。”王云鹤希望所有志愿者都能牢记初心——单纯地想去帮别人,不带有任何其他目的。
志愿者王云鹤。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只需要带上你的时间和爱心就够了”
41岁的王云鹤,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似乎很擅长和孩子沟通,几句话就能把闹情绪的孩子哄好,还有小女孩喜欢叫他“哥哥老师”。而在早些年,他木讷又羞涩,跟陌生人搭句话都要脸红。
2002年,王云鹤离开家乡黑龙江,初来北京。陌生的都市对没学历的他并不算友好,花1000多元买的新手机被偷了,身上仅剩的2000多元也被求职中介骗光,他只能跑到立水桥下等零活。一次干活时,铁渣子扎进了眼睛,视力越来越差,他没钱去看病,只蒙着一块纱布。眼睛怕光,白天他不敢出门,只能晚上出去转转。
立水桥旁的一个火车道成了王云鹤常光顾的地方。他在冰冷的铁轨边踱来踱去,看不真切这个城市的面目。王云鹤觉得自己的生活和那只受伤的眼睛一样,没有希望了。
意外的转机出现了。快过年的时候,王云鹤去附近的医院买眼药水,值班的医生询问了他的情况,免费帮他治好了眼睛。
他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好心的医生只说了句,“你不用谢我,要想感谢我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王云鹤被触动,从2003年开始做志愿者,帮助社区举办相亲会、跳蚤市场和植树节等公益活动。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聚在一起看书。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做久了,王云鹤有了自己的新想法。他住在白庙村,在这个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村子,还住着一些和父母一同来京的孩子。他们缺乏陪伴和关爱,流动频繁,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就要回到老家。
王云鹤想给这些“流动儿童”带来陪伴和温暖,为孩子提供一个业余时间看书、活动的场所,希望通过他和志愿者们的陪伴,给孩子埋下自信、有爱的种子。作为一名进京务工者,王云鹤觉得,服务打工子弟的孩子就像照顾自己家里的小孩一样。
到现在,王云鹤做志愿服务已有18年。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时,忐忑不安,懵懵懂懂,不知道该做什么、准备什么。他小心翼翼地问负责人,“需要带什么吗?”
“只需要带上你的时间和爱心就够了。”负责人的回答,王云鹤一直记得。每次有新的志愿者加入,王云鹤也总爱念叨这句话。他希望所有志愿者都能牢记初心——单纯地想去帮别人,不带有任何其他目的。
王云鹤和孩子们。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我是志愿者,你不能扔垃圾”
胖胖的李小宝喜欢和王云鹤还有志愿者们在一起。
每周,来自北京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会陪孩子们折纸,教他们绘画、扎染,有时还会上皮影戏剧课。孩子们眼中见多识广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总是特别受欢迎,每次活动结束,孩子们恋恋不舍,甚至跟着跑很远。
“在他们的成长中,最缺的就是亲情陪伴。”虽然不算是留守儿童,但因为父母打工、经常早出晚归,像李小宝这样的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王云鹤和志愿者们能做的就是陪伴。
志愿者和孩子一起看书、交流。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刚开始,李小宝很内向。在学校,他成绩不好,没什么自信,自我介绍时,三分钟也说不出一句话。王云鹤对李小宝很用心,怕他融入不了环境。一次,他在梦中大喊李小宝的名字。妻子生气,半夜审问他“小宝”是谁,王云鹤只能哭笑不得地解释。
一次,李小宝觉得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便打了大学生志愿者一拳,也拒绝道歉。后来,王云鹤给他鞠了三个躬,为自己对他的忽略说了声“对不起”。
李小宝也学会了认错,他向志愿者道了歉,还学会了鞠躬,每次志愿者离开时,他都要深深鞠一躬来道别。这些进步被王云鹤看在眼里,他让李小宝当志愿队小副队长,小男孩把“我是小队长”挂在嘴边,开朗起来。
“我是志愿者,你不能扔垃圾。”王云鹤听到李小宝用稚嫩的声音一本正经地阻止别人随地扔垃圾,难掩心里的高兴,觉得那个“问题男孩”长大了。
孩子们的成长记录。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教会一个孩子,不如教会一个家长”
“教会一个孩子,不如教会一个家长。”王云鹤除了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更希望能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技能培训。
让王云鹤意识到培养家长重要性的是他的母亲。读小学时,王云鹤的一位同学家中着火,眼看着就要上不起学了,王云鹤的母亲便把他接到家里照料了两三年,其实家里并不富裕。
初中时,有位女同学得了传染病,学校宿舍不让住了,王云鹤向母亲说想把她接到家里来,母亲没有反对。原本家里每顿吃的是咸菜就馒头,为了女同学,家中的餐桌上多出了一个菜。来到北京打工后,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的时候,王云鹤才知道母亲当时多加的那个菜有多不容易。
“哪怕只是一顿饭,也能帮别人。”母亲的善举影响王云鹤走上了公益之路。他经常向流动儿童的父母讲述自己的经历,希望家长们都能明白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李小宝的妈妈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孩子有时喜欢动手。听过王云鹤的分享、看到自己孩子在志愿者陪伴下的变化后,她决心也要当志愿者,慢慢开始学习使用电脑。哪怕学习进度很慢,但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她一直坚持学习着。
小宝妈妈从“什么都不懂”,到成为小宝的榜样。李小宝离开北京的时候,志愿者们跟他说,“你一定要像你妈妈一样,不断地学习。”
王云鹤常和家长说,“只要你们自信自强努力,能够向善,就能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这种财富对孩子的未来会起相当大的作用。”
“希望给他们种下一颗种子,努力再回到这座城市”
王云鹤有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牛皮纸箱子,但那是他的宝贝——里面装着孩子们送他的礼物。里面有手工制作的立体日记,还有用橡皮泥捏成的画。画里的王云鹤左手抓着一个鸡腿,右手边还有一大盘鸡腿。这是一个孩子离京回老家前特意送给王云鹤的。
王云鹤收藏的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和写给他的信。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每次与孩子道别,王云鹤总是百感交集。他常告诉自己和志愿者,不要和孩子太过亲近。“因为一旦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建立了太亲密的联系,当他们离开时,那些缺乏陪伴的小朋友很有可能会感觉到被二次抛弃,这反而和志愿活动的初衷相悖。”
他一直记得,一名叫石头的孤儿在临别时哭着抱着他大腿的样子,男孩伤心,王云鹤心里也不好受。“做公益除了内心要柔软,有时还需要坚硬。”
王云鹤不想和孩子们断了联系,更不愿意看到孩子们回到老家后,失去曾经收获到的爱。今年,在给孩子们派发新年礼物时,他也给已经回到老家的一位听障儿童寄去了礼物。孩子父亲打电话过来,又意外又感动,“他之前以为我说会一直关爱着他们只是随口一说。”
孩子收到志愿者送的礼物。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现在,11岁的李小宝也已经回到老家了,他的母亲在家乡重庆永川继续做志愿者。这也是王云鹤一直希望的,他开始帮助那些回到家乡的家长在当地做志愿服务。“想帮人很容易,但是想帮好别人很难,把帮人这件事做成艺术,就是难上加难。”在十几年的摸索和学习中,他已经成为了全国首批志愿服务培训师。
“总有挑战和机遇在前面摆着,总有我想冲破的东西或者探索的模式。”王云鹤还有个更大的期待和“野心”——他盼望着今后有一天,这些回到老家的孩子,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回到北京。
这也是他让孩子多和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接触的原因之一。9岁的女孩李家欣曾对母亲说,她想要考清华大学,“因为来自清华的志愿者姐姐说,她的奖学金很高。”
“我希望能给他们种下一颗种子,努力再回到这座城市。”王云鹤说。
新京报记者 彭冲 实习生 谢婧雯 摄影记者 郑新洽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世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