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方燕:老龄工作从务虚到务实,建议成立老龄人口事务部统一管理

2021-03-05 01:49:09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王峰 北京报道

老龄化社会来势汹汹。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上升至1.7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2.6%,仅在2019年这一年中,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就增加了900多万。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从2035年到2050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三分之一。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攻坚克难的重点难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中度老龄社会向重度老龄社会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协副会长、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今年围绕应对老龄化带来了多份建议,她建议成立直属国务院的老龄人口事务部,专注老龄人口问题;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失能老人权益;建立符合养老保障功能的养老信托设计、管理和保障机制等,系统化应对老龄问题。

缺乏统一权威的领导机构

《21世纪》:目前我国已设立多个老龄工作机构,为何还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的部委?

方燕:目前我国针对老龄问题的主要管理机构有卫健委的老龄健康司、民政部的养老服务司、人社部的养老保险司以及中国老龄协会和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这些机构虽然切实推进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但仍然不够强力有效,其相互间的职能交叉及错位现象也时有发生。

但各职能部门缺乏统一权威的领导机构来组织、协调老龄人口事务。省、市、县区三级老龄工作机构设置也不尽统一,有的是独立设置,有的设在民政部门,有的归口民政部门管理但独立开展工作;设在民政部门的,有的是内设机构,个别甚至没有机构人员。

目前许多县级老龄办专职人员仅为2-3人,镇(街道)基本没有专职人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基层老龄工作现状。

《21世纪》:设立专门的老龄人口事务部,似乎也因应了老龄工作从务虚向务实的转变?

方燕:是的。这些年来,老龄工作从务虚走向务实,老龄部门职能任务呈数倍增长,比如被赋予了牵头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老龄产业等重任。在职能分散的情况下,各部门都是依据自身功能定位和特点来制定政策、实施职能,比如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机构和职能偶有交叉,可能导致办事程序的复杂,还带来了资源浪费的问题,一些养老设施无法充分共享。

所以,建立一个直属国务院的老龄人口事务部,有利于引导发展多层次的老年人保障体系,并引导社会和家庭负责建立起多维度、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

设立我国第六个社会保险

《21世纪》:目前,我国已计划在29个城市和两个省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你认为是否应该加快推进这项制度?

方燕:长期护理保险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由于老龄化程度加深,慢性病患病和失能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且少子化、家庭核心化及快速城市化迅速发展,传统的家庭式长期护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老人护理需求;公立护理机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而民办社会护理机构则往往收费高昂,使得大多数家庭难以承担。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政府应当尽快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系统,并赋予我国社会保险的第六险种的地位,从而更好地维护日益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的切实利益。

《21世纪》: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系统应该如何完善相关配套的体制机制和产品?

方燕:首先需要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标准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标准、长期护理需求认定标准和服务等级评定标准等标准体系。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让全社会广泛参与进来。一方面,扩大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领域和范围,比如政策研究、服务市场摸底调研、经办服务、基金分析预测、政策回顾评估等。另一方面,提升商业保险公司在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失能保险上的有效供给能力,为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有益补充。

此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护理服务市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解决护理服务市场供给严重不足,护理人员数量、质量有待提升,护理机构监管不严等问题。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

《21世纪》:养老信托因其兼具金融与服务属性的优势,且信托公司面临业务转型,目前发展养老信托似乎正当其时?

方燕:养老信托是信托公司开展的养老金融业务。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养老金融产品,以信托为载体,可为受益人提供一揽子、全方位的服务,比如老年人医养消费、资产保值增值、资产隔离、财富传承等。

目前,少数信托公司进行了养老信托的尝试,布局了TOF、固收+业务,这些业务与养老金金融的投资理念是契合的,但不能称作完全意义上的养老金金融产品,需要根据政策导向与客户需求调整。养老金产品的投资周期长、注重相对收益的特征可以为信托公司、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同时也有益于压缩营运成本和平滑经济周期波动,符合信托公司战略转型发展需求。

所以我认为,在老龄化问题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提供契合老年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信托公司不容忽视的重要战略方向,养老信托正是金融机构发展养老金融的有效着力点。

《21世纪》:发展养老信托是否需要解决监管政策对集合类信托产品资金门槛和财产来源的问题?

方燕:目前,受制于相关监管政策的约束,集合类的养老信托需要满足于合格投资者的要求,即“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但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家族信托类的养老信托“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

就目前养老产业市场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来说,人数限制无疑过于严苛,另外资金门槛也过高。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对合格投资者的要求以及委托人数和委托资金的限制。

我国目前的信托投资财产主要是资金,但在我国老年人财富结构中,财产形式多元化特征非常明显,所以我建议拓宽信托财产来源,如房屋、有价证券、黄金、土地、知识产权、各种收益权等。

构建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

《21世纪》:家政服务业是与老龄问题紧密相关的行业,但长期以来面临发展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你对推动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有何建议?

方燕:我认为,根据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全方位地构建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组成的家政服务标准化体系,为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培育一批管理规范、运行科学的家政服务企业提供制度保障。

三套标准的层次和侧重点不同。比如要建立国家统一的家政服务行业人员、机构准入标准,而根据家政服务业的分类,可以针对每一类具体的家政服务项目制定分类行业标准,如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母婴护理服务标准等。

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1世纪》:相对于城市老龄化,农村老龄化其实更为严重,相关应对举措和服务设施也更为薄弱,你认为应该如何从体制机制方面加强农村老人养老保障?

方燕:应当尽快制定农村养老保障法,对农村养老的原则、模式、分类,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内容、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机构如何监督,以及相关法律责任进行系统的规定。

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增强,各地区要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障建设的投资额度,加大政府财政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要科学分配地方各级财政间的责任,在一省内财政紧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依据省市政府承担补助主体,县乡政府财政承担为辅的原则,加大省市两级政府的投入比例。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