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黄毅建议:出台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政策

2021-03-07 18:46:37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三大增长极情况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在西部打造的新的增长极,将使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更加完善、发展更加均衡”。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行长黄毅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有其重要意义。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该纲要为成渝地区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600405,股吧)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重庆、成都是两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前者是直辖市,后者作为西部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是国家高新技术基地。近年来,成渝发展势头强劲:重庆经济增速曾多年领跑全国,成都自2017年以来连续12个季度增速超8%。2019年成渝地区实现GDP近7万亿元,经济总量占西部比重达33.25%。

黄毅认为,在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科研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成渝地区均在西部保持领先地位。不过,经济增长极需要金融发展与之配套。成渝两地去年已签订《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协同推进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但目前,成渝经济圈的金融基础和布局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经济圈相比还存在明显的短板 。

一是缺乏国家层面的金融指导和规划。三大经济圈中,京津冀银保监局在银保监会的统筹指导下实现了监管信息共享,强化“一体化”金融服务,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长三角出台“金融16条”,推进同城化金融服务、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支持设立一体化金融机构等;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对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提出具体措施。相比之下,成渝经济圈金融领域建设尚缺乏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和规划,缺乏合作和共同谋划,难以对核心城市群建设、产业协同化发展、经济总量的提升形成支撑。

二是金融监管未实现同城化,金融协同程度较低。在国家层面政策的指引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均开启了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对助力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支撑。但成渝双城经济圈金融一体化缺少顶层设计,存在金融机构及监管模式的协调合作能力不高、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金融风险防范缺少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机制等问题,金融机构跨区域展业、设立分支、开展合作仍存在障碍。

三是金融布局差距较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经济圈聚集了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全国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的法人总部,同时也拥有上交所、深交所、资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等重要的金融要素交易平台,对集聚和优化配置金融资源,为区域经济圈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了支撑。而成渝经济圈缺乏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金融市场载体,区域内虽然银行、保险等机构数量众多,但规模和影响力较弱,难以支撑未来成渝经济圈的长足发展;且区域内缺乏证券、资金、商品等交易平台,金融要素市场配置能力不足。

为此,黄毅代表建议,加强政策指导和规划,支持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由国家层面出台支持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金融政策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推动区域内法人金融机构跨区域展业、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两地金融机构协作、共同创新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推进区域市场互联互通、完善金融政策协调机制。

同时,培育一批能承载区域长远发展的金融主体,如由成渝两地共同发起或将符合条件的区域型城市商业银行升级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成渝经济圈培育一批能有效支撑区域发展的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金融租赁等全国性金融法人机构,从而带动区域产业和经济一体化发展。

黄毅认为,还应强化成渝经济圈金融交易功能。在区域内发展证券、资产、商品、权益等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争取设立一批新型交易市场,吸引各类要素在成渝经济圈内交易,对成渝经济圈集聚和优化配置全国乃至全球资源,为区域经济圈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了支撑。

(作者: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道组,李玉敏 编辑:周鹏峰)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