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数字化“无人区”,实体企业将迎来“逆袭”机会

2021-03-12 20:55:33 和讯 

  旅行与探险完全是两码事。前者通常有既定的路线和攻略参考,但后者多是深入未知地域的开拓和探索。如果说过去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是一段有着标准路线和通用攻略的旅途,企业们还可以沿着前车的“车辙”前行;那么,现阶段的数字化转型则更像是一片充满未知性的“无人区”,没有唯一路线,也没有标准答案。

  所以,在这个阶段,比起当一个普通旅者,企业更应该成为一位探险家,在面对极端恶劣环境和紧急事件时,要有基本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放在时间维度上,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生存能力。

  与时俱进意味着创新,这一能力的缺失,几乎就是一个企业没落的先兆。哪怕是产业巨头也不例外。在我们所熟知的那些例子中,有诺基亚因为不创新错过了智能手机时代,也有柯达因为不创新错过了数码时代,另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实体企业因为不能与时俱进,被互联网时代“无情抛弃”。

  当然,并不是去做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就能称为创新。就像是穿越“无人区”时辨别方向的重要性,在任何一个时代,企业的创新也都不该是盲目的。那么,作为中国的老牌家电企业,TCL是如何在数字化这片“无人区”辨明方向的?TCL实业控股首席技术官孙力在第十期《刷新CTO》节目中分享了TCL的“秘诀”。

  家电产品智能化,带来计算与智能的碎片化

  “背后的原动力还是来自于用户的场景化诉求。”孙力一言蔽之。

  拿家电行业来说,产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它不但要求家电产品可以联网,还要具备一定的智能交互特性。孙力以空调为例做了解释:“比如我们在夏天回家之前,是希望空调可以提前打开给房间降温的。”这时候,只有联网,用户才能进行远程操控,只有智能,空调才能自动调节到适宜的温度。

  在他看来,无论是空调,还是电视、手机、冰箱等等,每一个产品都会变成企业与用户连接的一个触点,而用户的体验需求,将要求所有的产品和设备进行互联互通,进行智能化协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提供给用户的,不再只是某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解决方案。是用户越来越精细化的诉求,促进了产品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孙力强调。

  按照这一趋势,未来的家电产品将越来越“拟人化”,可以随时随地与用户进行交互,满足用户的需要。而前提是,这些触点在哪,计算和智能能力就要延伸到哪,才能充分赋予机器感知环境、感知声音、感知画面的能力。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把连接的问题搞定,这时候就需要通过云端实现。还拿空调来说,它的身上有几百个参数,这些参数只有在云端形成一个数字化映射,才能与移动设备进行连接,从而解决远程控制的问题。另外,我们现在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统计监测环境温度,比如深圳、北京外面的温度,然后借助信息源配置,实时更新调节参数。如果没有云端的帮助,这是没法做到的。”孙力表示。

  当然,不是所有的触点云端都可以覆盖——比如说门铃的场景。不同于传统的猫眼+门铃的设计,现在的智能门铃都带有摄像头功能,而要进行摄像头音视频的传输甚至分析,计算就必须发生在端侧。“它对实时性的要求很高,摄像头采集进来的数据流,必须马上处理。”不过,云与端也并不是非此即彼,孙力解释说,“如果你不在家有人按门铃,你想通过手机看看门口是谁,这就得用云端来协助。如果门口有人老是鬼鬼祟祟,甚至还需要AI,而AI算法有时又跑在云端,所以云和端侧是协作的关系。”

  也就是说,哪怕是同一产品,在不同场景,对算力也会有不同诉求,从云到边缘侧再到端侧,计算和智能需求的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云、边缘到端,算力分配与体验挂钩

  场景可以碎片化,计算可以碎片化,智能也可以碎片化,但是对这些“碎片”的布局和管理必须“有理有据”。

  “可以肯定的是,云计算、边缘和末梢端一个也不能少”,微软首席技术官韦青把云计算比喻成人类大脑的运算,边缘计算比喻成脊髓神经丛,终端末梢计算比喻成神经末梢,“我认为,现在计算力是均分的,但至于均分的力度放在哪里,现在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答案。终极目标是保证数字化反馈链的速度最快、成本最低、能耗最少。”

  所谓的“数字化反馈链”,首先是给具体动作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温度、湿度、咸度、甜度等等,然后通过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和计算、分析、预测来实现既定的目标。“比如空调,当温度太高了就往低了调一点,太低了就往高了调一点。”韦青解释,“这就像是工业领域的PID(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可以按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进行控制的自动控制器),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或许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类似PID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在具体的场景)到底用什么样的算力,我认为这与用户的体验是紧密相关的。”至顶网总经理兼总编辑高飞在节目中也表示,“实际上,用户要的不是一个空调,而是一个适宜的温度。”他认为,温度的高低由人自己拿遥控器控制,但如果机器能够直接告诉或者把空调调至适宜的温度,那就可以完全省掉遥控的环节。“也就是说,过去的产品服务变成了体验服务。”

  “我们原来跟机器的‘对话’是不对等的,因为它们很笨,现在如果要让它更舒心、方便,它的智能化水平就要提升,而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就在于感知,从视觉、听觉到触觉等等,它会慢慢拟人化。”孙力表示。

  这也再次佐证,计算和智能将变得无处不在。设想一下,未来的每一个房间可能都会装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微处理器,它们可以随时感知环境的变化,并不断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学习,最终的目的,是从体验出发,把环境实时调整到“最佳舒适度”。而从企业视角来说,利用最新的技术来满足用户这样的体验需求,这就是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意义。“这是大势所趋,从技术的历史来说,每次大的技术变量都会刷新产品,在创造新的体验的同时,也在改变竞争格局,因为变量意味着机会。”孙力说。

  技术刷新中,实体迎来“逆袭”机会

  20年前,互联网来势汹汹,甚至完全打乱了传统实体产业的竞争格局,许多互联网企业直接分走了实体企业的“蛋糕”,这让后者措手不及。但是,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又一轮新技术发展起来,那些愿意借此刷新自己产品的企业也迎来了新的机会。在这波浪潮中,实体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对于实体企业的意义或许更大——因为它意味着一个“逆袭”的机会。

  如比尔•盖茨在萨提亚《刷新》一书的“序言”中所说:“当你在浏览器上点击“刷新”按键时,页面上的一些内容仍保持不变。”互联网在过去这十几年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它刷新了产品交付的方式,使得连接产品与用户的距离变得更短。而现在,用户的触点越来越多,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随时变成产品与用户连接的触点,互联网平台已经不是唯一的渠道。其中不变的是——产品将始终是企业塑造竞争力的立足点。

  对于产品的打磨,实体行业或许更有优势。还以家电行业为例,“我觉得一家公司未来在打造竞争力的过程中,跟用户的触点越多越好,因为用户的体验是连续的,我从客厅走到厨房,你不能拦着我。为什么说将来设备一定是互联互通的?就是为了打造无缝的体验。”孙力强调,“而无论是体验、内容还是是上游的服务生态,它总得通过某一个产品来交付,都得有一个载体。所以,对TCL这样公司来说,这么多年我们也已经悄然生息地发生了一些变化。”

  据他介绍,TCL已经从过去的一个电视机品牌商转变成了一个半导体公司。“我们的一个理念是,未来到处都是显示屏。冰箱里、抽油烟机,恨不得哪里都是大屏。所以,对于TCL来说,未来几年的核心战略就是以智慧显示为中心,带动全品类产品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体验,从而刷新企业。”

  对此,韦青补充说:“我们发现,其实未来还会是一个‘专业化’的时代,企业还是要回归本业。如果本业没有竞争优势,企图靠所谓的数字化能力来代表优势,反而会被人淘汰。”他谈及了微软自身的转型历程,“最早,我们收购过网络广告公司aQuantive,后来又收购了诺基亚,直到最后,我们发现方向搞错了。我们不应该转型成为互联网企业,而是吸取互联网精神,就是不断创新,不断迭代。”

  以微软为例,它的本业和DNA是软件,落到核心产品Azure上,从操作系统到数据库等各个层面,Azure所有优势的发挥靠的都是软件。“现在,我们的愿景是把Azure打造为世界的计算机,正是希望为企业提供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计算和智能。”韦青表示。

  也就是说,对于实体企业而言,不能守住本业,只是盲目创新也无法成功;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如果不能沉心打磨产品,也同样会被分分钟取代。甚至,在混沌的竞争中,互联网的门槛更低。

  数字化大幕刚刚拉开,启程为时不晚

  不过,产品的创新只是一个开始。如孙力所说,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要渗透在方方面面的,不光产品要数字化,内部运营、工厂管理、营销渠道等贯穿产品的全链条都要做数字化。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实现业务的敏捷和高效,才能产生真正的商业智能。

  高飞则把这个过程比喻为马拉松,他说:“其实一开始那个身位未必有我们想的那么重要,所谓的数字化或许才刚刚拉开大幕。”这意味着,哪怕从此启程数字化,也为时不晚。“一方面,守住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生态的优势引入最新的技术,这可能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之道。”

  当然,穿越这片“无人区”时注定无法风雨无阻,新的状况可能随时出现。比如,最开始企业可能只需要解决计算问题,但紧随而来的,还要解决无处不在的计算和智能带来的无边界的安全问题,从人的角度,还要思考如何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与时俱进,最终,让企业始终保持创新力。这一系列问题,三位嘉宾都在本期的《刷新CTO》节目中展开了深度的剖析。

  总之,对抗未知的恐惧最好方式,就是自己亲历一次。只有亲身穿越数字化转型这片“无人区”,才能遇见途中最曼妙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董云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