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叶子
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但与此同时,关系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效益”仍有待提高,国际和区域之间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仍存在差距。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近日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1)》,从规模结构、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节能、开放合作、企业能力六个一级指标对各省份制造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广东第一,湖北湖南安徽入围十强
上述报告显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由2015年的36.67提升到了2019年的39.38,四年时间提高了2.71。其中,创新水平、绿色节能、企业实力三个指标增长明显,分别得益于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二级指标的拉动;规模结构和开放合作两个指标略有提升,变动不大;质量效益受产品质量合格率下降的影响,降低了4.34。
从总体评价来看,2019年,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上海、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成为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前十的省份。从分布地区看,东部地区有七个入围,中部有三个。相较于2015年榜单,2019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强榜单中新增了湖北、湖南、安徽三个中部省份。
国家统计局2019年各省份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湖北、四川、湖南和河北是工业增加值最大的10个省份,其中,前四名的省份工业增加值都超过了2万亿元。此外,工业增加值前五的省份,与GDP前五的省份刚好一致。
从反映工业生产量价以及利润率的工业企业利润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位居全国第一,江苏、浙江随后,北京、山东、上海、福建、湖北、湖南、安徽进入前十。
除了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利润,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根据上述报告,2019年,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创新水平指标位列全国前十。其中,前十位有八个省市连续五年上榜,安徽和重庆入围。
质量效益方面,福建、江西、上海、湖南、广东、陕西、四川、天津、浙江、重庆质量效益指标位居全国前十。近年来质量效益前十的总体变化较大,仅有福建、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省份连续五年入围。
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但幅度仍较小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十三五”时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10.4%,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4.9个百分点,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也由“十三五”初期的11.8%提高到了15.1%。
虽然整体规模和高技术制造业指标在不断提升,但在全球制造业梯队格局中,仍有上升空间。
根据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去年年末发布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下称《指数报告》),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为110.84,仍处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的第三阵列,质量效益在长时间内仍是我国制造业的较大弱项。
数据显示,2019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德国、日本、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印度、巴西。美国位于第一阵列,德国、日本位于第二列阵,中国、韩国、法国、英国位于第三阵列。从各分项指数来看,“规模发展”仍是中国制造强国进程中的主要支撑力。
在《指数报告》质量效益这一分项数值方面,中国位居第七。另外,从2012~2019年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情况来看,美国领先地位依然稳固。中国成为各国中唯一实现“质量效益”分项数值持续增加的国家,但因绝对差距明显且提升幅度较小,质量效益在长时间内仍是我国制造业的较大弱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
苗圩说,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不仅拖累当期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时,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
不久前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包括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方面,提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又包括,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