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城市对首店经济发展的重视和布局不断增强。
即使在2020年一季度,疫情也没有阻止首店铺开的脚步;到2020年下半场,首店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均出现了明显反弹趋势。
近日,武汉、温州、宁波、深圳、长沙等地又陆续发布持续发力首店经济的消息。
上海领跑首店经济
“首店”指在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在某个地区首次开设门店或新概念门店,分为全球首店、全国首店、区域首店等。
不久前,赢商云智库基于全国24个城市的部分首店样本,形成了首店2020年发展报告(下称“赢商报告”)。
报告选取的首店样本分布在24个城市的455家购物中心及独立百货,总计样本数为1771家。24个城市包括北京、成都、佛山、福州、广州、杭州、昆明、南昌、南京、宁波、泉州、厦门、上海、深圳、沈阳、苏州、天津、温州、无锡、武汉、西安、长沙、郑州、重庆。
据赢商报告统计,2020年,1771家品牌首店中,超70%集中在下半年开业,12月更是新开400家首店,约占总数的23%。
从首店级别看,1771家品牌首店中,全国首店占比16%,共约290个,其中64%落户在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
赢商网针对全国首店品牌的另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新增全国首店数量前10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杭州、重庆、武汉、成都、佛山、厦门。
从目前的数量和趋势来看,全国首店稳扎于一线城市,其中,无论是在首店总数还是新增首店数量上,上海均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杭州、成都、重庆、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呈现强劲势头。
常年对上海首店进行监测和统计的中商数据,覆盖了当地相对完整的首店数据。
据中商数据统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上海首店开业数量较2019年出现个位数下降,但仍然引入各类首店达909家。
新一线城市势头强劲
赢商报告显示,2020年首店进驻二线城市的占比由上年的31.93%上升至35.71%,呈现出“首店下沉”之势。
成都、重庆、杭州、武汉等二线城市在近年来被归入了新一线城市的行列,也成为首店经济蓬勃发展的代表。
自2018年提出打造首店经济的计划以来,成都吸引了上千家海内外的首店品牌,也让不少品牌借此在成都乃至西部地区开枝散叶。
除上海之外,中商数据这两年也对成都的首店做了相对完整的统计。中商数据和成都零售商协会联合发布的《成都·2020首入品牌研究》显示,2020年,成都总共引入386家各类型首店,仅次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第三,继续领跑新一线城市。
386家首店中,中国/内地首店29家,西部首店9家,西南首店124家,成都首店224家。
和上海一样,成都2020年386家首店的成绩,与2019年473家首店相比有所下滑。但仅对比下半年的数据,不难看到反转的势头——2020年成都下半年新开首店237家,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3.9%。
与此同时,成都的首店类型更为丰富,商业品牌更为多元。就品牌来源地来说,成都吸引的首店中,来自海外、中国港台地区的品牌占比达34.5%。
在选址中,首店品牌多集中在城市的商圈。以上海为例,黄浦、静安、徐汇、浦东、长宁五大主城区占据全市76%的首店份额。
赢商报告发现,“首店下沉”的趋势也主要流向了商圈:首店品牌选址区域商圈的占比从2019年的29.69%上升到了2020年的38.78%。
2020年全国首店的海外品牌主要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美国、法国品牌领衔前三,占比超过六成,以时尚、潮牌服饰为主。在上海的样本中,根据中商数据统计,日本、美国、法国也是海外首店品牌三大来源地。
从业态来看,全国首店以餐饮、零售和娱乐及服务业为主。
在上海的样本中,餐饮、零售、娱乐及服务业态分别占58%、30%、12%,细分业态热点包括珠宝饰品、高端滑雪羽绒服、日系文创杂货、各类火锅、粤港茶餐厅、烘焙西点。
在成都,餐饮、零售、生活配套、休闲娱乐等业态分别占首店比重为39.9%、34.7%、12.4%、13%。
中商数据统计还发现,在过去几年进驻上海的各类首店品牌中,有五成以上开出了后续门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