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对话】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碳中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朱民这样说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9日电 (赵佳然 魏薇)19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若想在经济增长同时减少碳排放,需大幅提高能源效率。此外,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过程中,碳中和可作为提升劳动生产力、推动科技的抓手。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中新经纬 魏薇 摄
碳中和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抓手
朱民在就平衡经济增长与碳中和关系方面发表观点称,若以2030年为碳排放峰值来算,中国需要在2060年前压缩占全球超20%的碳排放量,这是我们遇到的一个时间上的挑战。
此外,朱民表示,中国面临的经济情况与部分欧洲国家不同。“欧洲国家刚开始做碳中和的时候,人均GDP在3万到4万美金左右,而中国目前人均1万美金,正在从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阶段;此外,彼时欧洲国家的服务业已占到经济比重的70%左右,工业消耗能源较少,而中国的工业占比依然较高,服务业占GDP比例还在增长中,由此来看,中国国民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系数远远高于欧洲等发达国家,这使得在经济增长同时减少碳排放非常困难。”
朱民称,若想达到能源消耗维持原有不变甚至下降,需大幅提高能源效率。“未来能源占比较大的部分应是太阳能(000591,股吧)、风能、水能、核能等,煤、油、气的使用都会大幅消减,如此大的结构变化,在人类发展史上还未经历过,所以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
朱民指出,人类的经济活动、能源消费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中国作为全球的一份子,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不可避免的重要责任;此外,在走向高收入阶段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其中科技发展尤为重要。“碳中和给予我们提升劳动生产力、推动科技发展及科技创新的重大抓手。”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继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朱民表示,2021年看待宏观数据需小心虚拟现象,对比数据需关注基数。
“18.3%的同比增长表现出很强的反弹,但关键要看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环比增长0.6%意味着中国在经济恢复后仍在继续走强,这点很重要。”朱民说。
朱民还表示,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会继续强劲增长。“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是负贡献,但从今年一季度来看消费恢复得很好,投资、贸易和消费越来越趋向平衡。从这个基础上来说,估计二、三、四季度都会保持经济健康增长。”
在贸易方面,朱民指出,2020年中国贸易超前发展,原因包括中国医疗产品生产加速,全球供应链表现优秀,以及许多国家因疫情导致产业链至今未完全恢复,而中国产业链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
“我们的工业目前已几乎完全恢复,在今年外部需求继续强劲的情况下,中国贸易出口量将会是巨大的。然而,由此带来的挑战则是贸易进出口顺差快速上升。所以,在贸易出口、支持全球经济复苏的同时,我们还需用更好的技术和设备来推动国内经济的贸易平衡,这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也很重要。”朱民称。
供给约束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近期,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引起关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19日表示,大宗商品涨价受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流动性宽裕以及投资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供需两端并没有出现整体性、趋势性变化,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朱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宗商品最近价格波动很大基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对供需的预期判断不一,其二是有炒作原因。
“2021年中国、美国等经济增长的强度远远超过预期,整体经济走向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上升,同时受到供给约束,供给不顺畅导致出现价格波动的空间。”朱民说。
朱民进一步分析称,大宗商品的库存较高,许多机构库存充足,但供给持续受到疫情影响产生波动。“在正常的情况下,供给是可以满足需求的,但供给的波动会被投机放大,所以我认为今年大宗商品的价格还会有较大波动,且存在上行压力。”(中新经纬APP)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