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2025年冲刺3.5万亿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首要工程”

2021-05-20 01:56:59 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19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十四五”期间,广州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万亿元。

广州提出,未来五年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深圳、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同时,把广州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未来城市的竞争,已经进入都市圈的竞争,强者恒强的态势将更为明显。”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来无论是产业、经济还是人口的竞争,都将基于都市圈来竞争,都市圈中的核心城市将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广州的《规划纲要》内,“八新”一词颇引人注目。所谓“八新”,涵盖了经济、创新、民生、生态与城市治理等多个方面。

“八新”包括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城市文明实现新提升、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民生福祉取得新进步、乡村振兴实现新跨越、城市治理达到新水平。

《规划纲要》提出的具体目标第一条就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受访专家看来,这与广州提出的年均增长6%左右目标一致,既是对广州总体经济实力的要求,也更加强调了经济发展步调的稳健,“高质量发展”仍是广州未来五年的发展主基调。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原动力”便是创新。《规划纲要》提出,要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切实推动广州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业发展优势,支撑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具体到指标上,广州提出到2025年,研发经费支出(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而要实现这些指标,广州要付出相当努力。广州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李江表示,广州就是要把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一方面,广州要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的集聚优势,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州路径”,实施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健康、新能源、新材料、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等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着力突破一批掣肘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科技共性问题。

另一方面,广州将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将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南沙周边地区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开放式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特区”,探索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中梗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李江透露,广州接下来将构建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以“一区三城”为主阵地,链接全市科技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进一步释放对区域创新的引领作用和对创新企业、人才等的吸引集聚效应。

实际上,广州在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上已有基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穗深港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广州2017年排名63位、2018年排名32位、2019年排名21位);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已跃升至全球第15位。

超级都市圈呼之欲出

在广州“十四五”规划中,广州都市圈、广佛同城、广深“双城”联动等成为众人专注的重点。

广州提出,“十四五”期间,广州的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制度深化创新,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功能明显增强,广州都市圈更具影响力,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胡刚指出,广州都市圈尽管相比此前有所“瘦身”,但相比之前更加精准,而且定位在提升,广州“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广州都市圈。

具体来看,着力打造空间结构清晰、交通往来顺畅、产业分工协调、要素自由流动的现代化都市圈。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轨道交通和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强化支线交通网络连接。

例如,探索“研发+制造”“总部+基地”“前端+后台”“总装+配套”等合作模式,支持佛肇清云韶在汽车、钢铁、能源等领域强化对广州的产业配套。以人力资源市场、技术市场、金融服务、市场准入为重点,打造一体化市场环境。加强与深圳都市圈联动,协同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城市已经不单单是生产中心,也已经成为消费中心,尤其是现在提出要扩大国内消费,一线城市需要建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的消费中心。”胡刚说,“广州有自身的优势,比如说广州整体商业规模较大,市民较为富裕,有消费的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广州“十四五”规划中,19次提到“广佛”,而广州与佛山的同城化进展,也将成为广州都市圈发展的关键因素。

胡刚指出,广佛同城的两大要素是交通同城化和产业同城化。“广州与佛山的产业互补性较强,广州的研发和品牌实力较强,佛山的制造业较强,这两者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发展。”

根据广州“十四五”规划,将优化提升广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将“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广州荔湾海龙”先导区打造为广佛高质量融合新极核,推动形成“一核引领、四区协同”的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发展格局。

据悉,广佛两地将在接下来探索建立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实现规划统一编制、统一实施,探索推进土地、人口等统一管理。

而《规划纲要》还指出,广州将在探索广深“双城”联动上做出努力,包括加快推进以改革联动为牵引的“双城”联动,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双子城”。

广州市发改局负责人透露,在加强广深综合改革联动方面,广州将全力支持和学习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复制应用试点成功经验,与深圳携手探索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市场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促进广深之间人员、物资、信息、技术、资金自由高效便捷流动。

(作者:李振,陈洁 编辑:林虹)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