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附体!这种水果火了,几毛1斤涨到几十元,一棵树收入两三万

2021-06-09 14:42:34 和讯名家 

 

  夏日炎炎,这个夏天,有一种饮料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甚至数次登上热搜,而制作这种饮料的一种更为小众的水果,更是一跃成为话题“火出圈”。

  油柑茶饮成“爆款”

  小众水果登上热搜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记者在深圳市南山区的一栋写字楼看到,不少消费者正在茶饮店档口买饮料。店长告诉记者,这个夏天,他们在售的几十款饮品中,用油柑榨汁加茶的产品最为火爆,很多消费者都是第一次品尝。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由于油柑果实较硬,需要人工去核、榨汁,制作过程耗时较久,尽管如此,消费者高涨的购买热情还是让这家茶饮店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记者来到另一家茶饮店,点单小程序显示,该店当天的全部油柑产品均已售罄,店员们正忙着将当天最后一批油柑茶打包送出。门店负责人称,自从今年三月份上市以来,油柑类饮品的销量持续攀升,这种小众水果制成的茶饮,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某茶饮品牌公关高级总监 王依:我们五年多来的销冠产品一直都是霸气芝士草莓,但是玉油柑现在已经打破了销冠纪录。它在我们所有的茶饮的产品当中销量超25%,是3月份到现在的销冠。除广东地区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它之外,很多北方地区的消费者也能接受。

  油柑茶成为茶饮行业“爆款”产品,关于油柑的话题也在不断发酵。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博主自制油柑茶、榨油柑汁等吸引了大批粉丝围观,关于油柑口味的争论也在持续升温。

  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 潘攀:第一,口味让人觉得意料之外,先涩然后再回甘;第二,它跟健康、刮油的主题关系紧密,比较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趋势;第三,它有非常好的传播点。所有的这些点汇集在一起,就让油柑出圈了,变成了大众饮品。

  油柑价格飙涨10倍

  收购商早早预订等果熟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油柑茶饮卖断货,原材料油柑也身价倍增,在油柑的主产区广东潮汕地区,新一季的油柑正在挂果。

  记者采访了一位果园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的油柑树一年可以结两次果,如果按照上一季的收购价格来算,这样一棵油柑树,就能给他带来两三万元的收入。

  距离新一季的油柑采摘还有不到两个月,广东省汕尾市鼎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国华最近每天都会来果园里看看,他们公司管理着1500亩油柑地,亩产4000斤左右。两年前,这些油柑大部分被来自福建、广西等地的厂商收购进行凉果加工,而去年以来由于茶饮店对油柑需求大增,油柑价格一路上涨,今年清明前达到40元/斤。

  他表示,种了几十年油柑,以前价格都是几毛钱、一元多,突然间涨到几十元,自己都想不到。现在市场都在抢货的,基本都是加价来拿到一点货。价格可能是一天三变的,有可能一天涨个五六元、七八元。

  油柑价格大涨,也让果农李崇豪感到有些意外,他的果园里种着荔枝、龙眼、柠檬等各种水果,在他看来,种油柑并不比其它水果复杂,除去苗木、肥料和人工成本,目前的利润还是很可观,这也让他考虑是否扩大油柑的种植面积。

  他表示,三年后的油柑,一棵树可以产50斤了。即使算每斤六元,都比做任何水果都好。现在这个油柑还没成熟,已经开始有人预订了,直接把产量订下来。今年开始油柑的种植就好像疯了一样,荒山全部改种成油柑了。

  记者了解到,油柑又称余甘子,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品种之一,除了潮汕地区,广西、云南皆有种植,野生油柑口感酸涩,而经过改良后的品种甜油柑,适合制成各类饮品,因此受到市场追捧,目前,广东潮汕地区下一季即将成熟的油柑已近乎预订完毕。

  油柑苗脱销

  小众水果亟待产业化升级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从奶茶店到果园,油柑行情看涨,这种传统的地域性水果,正在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产业链上下游有什么表现?油柑产业还有哪些机遇呢?

  在广东省普宁市云落镇的一处农宅里,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云落镇红光果林场副场长朱文景正在整理为数不多的油柑苗,油柑鲜果的行情火爆,直接带动了苗木生意。他告诉记者,一般油柑树苗需要在种植3年后达到稳定产量,眼下买苗的客人非常多,他的库存已经告急。

  业内人士表示,从整个行业格局上看,目前油柑种植较为分散,不成规模,油柑果的产量和品质也未形成标准化,可供收购的油柑集散地有待建立。目前,一些头部茶饮企业已经开始关注上游油柑种植情况,希望通过消费倒逼油柑种植规模化、标准化。

  不仅油柑,香水柠檬、青桔等被茶饮品牌带火的小众水果,都面临着产业链稳定升级的问题。业内人士称,从市场前景来看,小众水果产业化潜力不可小觑,眼下需要对产地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挖掘小众水果的深加工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

  某茶饮品牌供应链总经理 余峰:需求急剧上升的时候,价格上会有短期上升,我们有规模化整体采购的能力,所以跟上游实现开始基地种植和订单化的种植,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价格会回归到一个更合理的水平。这样产销对接的方式,会更好、更稳定,给上游带来更有效、长期的收益帮助。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 肖勇

  校对|程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