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秀华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先。近日,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举办,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正式在全国拉开帷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位居“衣食住行”第二的“食”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轻轻在手机屏幕上的软件点一下便可坐等美食。然而,消费者在享受便利高效的同时,对由于市场主体的复杂多样、生产经营者侥幸理念等原因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事实上,食品安全作为公共话题,关乎每个环节的个人、亦关乎每个环节的企业、更关乎每个环节的监管。
筑牢食品安全“墙” 厘清责任各司其职
据媒体报道,中国安全食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刘崇森曾在《中国安全食品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结题暨发布会上提及,我国食品安全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食源性疾病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二是农残、重金属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三是非法添加和掺杂使假;四是利用互联网针对中老年等特殊群体的食品、保健品欺诈。这些问题覆盖面之广,影响之大,使食品安全成为重大的社会安全典型领域。
针对食品安全防护,自2011年以来,我国便开始实施在每年6月份启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调动各界力量把食品安全这道防线筑牢筑实。近期,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26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指出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俭以养德、诚信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障食品安全更需要尚俭崇信、德法并举。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必须坚持“四个最严”,严格源头治理,严格过程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其实,食品从最开始比如农田农户的种植生产、农户或者作坊的加工、交通的运输、商超或农贸市场的仓储以及流通、再到消费者购买、以及最后的餐桌,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责任主体,也涉及到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包括个人诚信德行的修行。
其中,食品安全源头可谓食品安全防护工作的“水土”。有分析人士指出,只有把源头问题在源头及时解决,才能保证食品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牢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条提及,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另外,作为流动、零售环节的重要责任主体,商超、农贸市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同样备受关注,并且在法律上也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同时,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对于在食品安全防护路上的各方责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军在第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开幕致辞中指出,做好新时期的食品安全工作,一是要把握好守住底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政府监管部门肩负着保安全与促发展的双重责任,必须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二是要把握好构建责任体系和强化主体责任的关系,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最重要的责任,必须落实落地;三是要把握好加强政府监管和促进社会共治的关系,构建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协同、行业自律、媒体监督、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结实食品安全“网” 头部商超责无旁贷
商超、农贸市场作为食品流通的重要载体和场所,在食品安全防护上同样责无旁贷。据潇湘晨报,一地方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曾指出,大型商超要注重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发挥好行业带头作用和特殊食品专区专柜经营示范店效应;要突出管理的重点环节和食品品种,加强风险排查和管控;要严格落实食品(食用农产品(000061,股吧))进货查验主体责任,鼓励全面上线应用“食安蚌埠”信息化追溯平台,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
作为头部商超,永辉超市(601933,股吧)在编织食品安全防护网的过程中,以“科技线”织网,包括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食品安全云网”,通过全程以信息化云技术为基础的食品安全云网系统,在田间地头源头端、物流中转端、门店销售端全方位覆盖食品安全监控,“批批抽检、环环相扣、全流程闭环”建立起了全程可视化的食品安全检测追溯体系。
据悉,该食品安全云网将源头检测站点、品牌农产品溯源信息、商品及订单数据等统一输入云网大数据中台,相应信息及检测结果在永辉超市门店云屏、食品安全云网官网等渠道公示,用户可实时查看。
另外,在“科技线”上,永辉还持续加强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据悉,“一品一码”堪称每款商品的“身份证”,在商品包装盒或者密封袋上,贴有追溯码,消费者只需要扫一扫,即可看到详细的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产地、中转流程、检测报告等,而这让农产品的整个链条——从采购、收货、检测、包装、分拣、物流配送到用户手中,都可见、可控、可追责。
除了用“科技线”编织食品安全网外,永辉超市在“人力线”上自上而下投入食品安全防护工作中。据了解,永辉超市于4月16日召开全公司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专项会议,并在公司内部下发《关于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表明,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管理层深刻反省并自查自纠,将对食品安全制度及流程进行全方位核查,完善公司管理体系建设。
与此同时,在今年四月份,永辉超市还成立了食品安全治理领导小组,由CEO李国带队。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包含全面盘点抽检不合格的风险供应商、商品等,追究源头供货供应商及相关责任人;同时严控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尤其是生鲜产品全面提高检测覆盖率,凡是检测不达标准一律不得采购;此外,还将加强对供应商引入进行食品安全综合评估等。
并且,永辉超市还通过制定食品安全指引、组织相关培训,自领导层至基层人员进行专项系统培训。据永辉超市《2020年年度报告》,为配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解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程序,全年制定食品安全操作指引超过 30 项,重点涉及落实疫情防控、高危食品管理、商品审核流程、供应链源头管理、进口冷链管理。组织对供应商开展食品安全法规宣导、质量管理培训,全年培训《供零在线系统证件管理培训》《加工部审核》《广告法禁用词》《保健食品审核》《食用农产品审核风险管控》等专业课程 85 次共计 3860 人次,修订《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书》;针对门店人员开展《全链路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门店》在线培训,知云总学习量 206.6 万人次,线上直播门店营运标准&食品安全管理课程,超过 1700 位门店店长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学习观看,全年战区、省区、区域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相关培训共计 45.1万人次。目前已建成监测点 254 个。
守护食品安全“线” 各界携手任重道远
近年来,食品安全防护在包括立法等多方面举措下有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随着人们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旺盛的多样的变化的消费需求,以“互联网+餐饮”为代表的新兴模式、形态发展迅速,食品安全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因此,守护食品安全,时间上,需朝夕持之以恒;人力上,食品安全作为公共话题,需全社会各方力量的齐心协力,这面墙才得以愈发牢固、这面网才得以越织越密越结实。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2018年的《全球食品安全共治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主任胡锦光曾指出,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不仅大多数食品生产和经营者小而分散、监管不易,而且较长的食品产业链也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具有累积性、广泛性、蔓延性和流动性。因此,食品安全的治理具有高度综合性,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媒体、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不同主体共同协作,对食品安全治理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社会共治。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上述在论坛上也表示,食品安全只有通过“共建共治”才能“共享”,提升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协作。
那么,在当下食品安全防护道路上,各方力量该如何携手同行,又该如何共同守护我们舌尖上的安全?
正如上述通知所提及,既要集中展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食品安全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同时,各相关部门也需引导食品行业市场主体严格自律,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对从业人员广泛开展诚信守法教育,营造尚德守法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此外,食品安全防护更要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加强科普宣传,强化风险交流,推动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科学消费理念,营造良好食品安全氛围。
正如通知所强调的,既要强化市场主体诚信自律,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又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勤俭节约,营养膳食,倡导理性消费,遏制食品浪费,共享食品安全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