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陈场景+细节 沉浸体验奋斗路

2021-06-29 01:07:38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5组景观类作品、复原展示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等6处旧址、全息影像2组、交互触摸屏12组……在“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展览上,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该展览摒弃了大场景、大制作、大型雕塑,采用壁饰景观、场景复原和各种数字化演示手段等,通过灵活多样的展陈手段和艺术形式,让展陈自然述说历史故事,展现历史精神。让观众行进期间,仿佛沉浸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时期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革命历史,给心灵以极大撞击。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展陈一大亮点就是还原了100多个历史场景,让观众有一种沉浸式体验,同时展陈大量历史细节的勾陈也在观众心目中激起共鸣。

在展陈中,北青报记者看到,在“唤起民族觉醒 构筑新文化(300336,股吧)运动中心”以及“高举爱国旗帜 形成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的部分,展陈通过多个场景、全息投影等方式,宣传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贞信念。

在06厅新文化运动发端部分,蔡元培办公室的复原场景赫然呈现,一把高背、雕花、可旋转的木椅显示着主人的不凡,书桌上还摆着一张《北京大学日刊》。

而行至一层东北角的“五四游行筹备室旧址”,书桌上未写完的标语、拉开的写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等字样的横幅、堆积在一侧的标语等,略显凌乱的房间,却让人仿佛能看到1919年5月3日晚,北大学生们连夜购置布匹、在筹备室里忙碌、穿梭、紧张地制作横幅的场景。同样,在第三部分北京爱国学生运动17展厅中,往内凹陷的屏幕内,播放着五四运动的全息影像,让人有身临五四运动现场之感。这些场景让观众触摸到五四运动跳动的脉搏。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展览中呈现了大量历史细节,一架台灯、一幅旧照乃至一组数字,均能让观众深沉地体味到历史的厚重感,重温革命先驱的过往奋斗路。

在第四部分展陈“播火者李大钊”单元中,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样一个数字细节:李大钊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前后图书馆书刊数量对比——中文书籍,任前147190册,任后184008册;外文书籍,任前9970册,任后28836册。这些数字让观众直观看到,李大钊将北京大学图书馆由一个封闭式的藏书楼,转变成为中国第一所新型近代图书馆的作为与担当。

在展陈的第33厅,原景重现了亢慕义斋的模样,对拼的两排办公桌,摆着8把木椅,每个座位前一台绿色灯罩台灯、绿色笔架上放着毛笔,让人想到热播剧《觉醒年代》中的场景。“出研究室入监狱 南方兼有北方强”墙壁上的标语,衣架上挂着礼帽、呢子大衣,革命先贤们仿佛刚刚坐定,耳边似乎传来声声关于马克思学说的讨论。

走进34厅,青年毛泽东的雕像很是醒目,同时,一张青年毛泽东与李大钊的合影肖像画的旁边配以毛泽东1949年3月的话:“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毛泽东那熟悉的湖南口音仿佛响在观众的耳畔。此外,还有李大钊《狱中自述》书页上的血迹;行刑李大钊的绞首架的复原模型……这些细节的展陈都不禁让观众联想到毛泽东那生动的概括: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毛泽东所指的这个“大事”,就是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富民的奋斗之路。

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在57展厅,一段循环播放的来源于电视剧《觉醒年代》的视频,显示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相继握拳宣誓的镜头,与对面展墙上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其他领导同志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的照片遥相呼应,新一代领导人与革命先辈隔空宣誓,让观众感受到了赓续红色血脉的力量。文/本报记者 解丽

亮点

6处旧址复原场景 还原历史厚重感

第二阅览室

毛泽东曾在此工作管理15种报刊

北大红楼一层的“第二阅览室”,原景恢复了1918年10月到1919年3月,毛泽东在这里担任图书馆书记的场景。进屋左手边,在年轻的毛泽东肖像下,一套黑木桌椅上,摆着翻开的阅览室登记册,边上是毛笔、墨盒与印泥盒。房间正中央,对齐的大长排桌上全支着三角木架,满挂着《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大公报》等报刊。

“一 本室不得哗谈朗誦;二 本室不准吸烟涕唾;三 报章阅毕仍置原处,不得任意损坏或携出室外”,墙上悬挂着的《阅报室规则》,仿佛一下带观众回到那个年代这间阅览室里的彼时彼景。

1918年8月,为组织湖南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毛泽东从长沙第一次到北京,通过老师杨昌济找到了蔡元培,获得了一张“批示”。凭借这张便条,毛泽东被李大钊引荐到图书馆做书记工作。当时,毛泽东负责登记新到报刊和读者姓名,管理15种中外文报刊,每月可以领取8元薪金。“第二阅览室”里也挂出了一份报刊名目表,详细地介绍这15种中外文报刊,比如《导报》出版地是北京,英文;《大公报》,出版地是天津,华文等等。

毛泽东曾回忆,“30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

五四游行筹备室

大学生救国救民勇担当

几十根立着的竹条上挂着白布条,写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反对卖国的廿一条”;地上一捆未用的竹条、白布匹,桌椅上、窗前悬披着几张正在晾干墨水的布条……走进红楼一层旧址复原的“五四游行筹备室”,这些仿佛“正在进行时”的场景,令人震撼。五四前夕,北大学生在这里准备游行时需要的旗帜、标语等,罗家伦在此起草《北京全体学界通告》。

1919年5月3日晚,群情激愤的北大学生连夜购置布匹,赶制旗帜、书写标语。忙碌一直持续到5月4日上午,嘈杂人群中,北大学生罗家伦凝神思忖,运气提笔,两百多字的《北京全体学界通告》一气呵成:“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当天下午,北京13所高等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高举标语,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一曲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展厅里悬挂的说明牌上写道:“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正是由于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爱国热情,北京大学遂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图书馆主任室

见证伟业开启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位于展陈一楼的图书馆主任室,屋内悬挂着李大钊手书对联,笔法苍劲有力。而这句掷地有声的勉语,正是他一生奋斗的真实写照。1918年10月到1922年12月,李大钊在此工作。

房间分里外间,总面积约50平方米。一间是会客厅,1920年初,李大钊与来华的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里会面交流,商讨建党问题。一间是办公室,除了办公桌外,还摆着一张小茶几,茶几旁一张竹椅有些破旧。“校内外进步青年经常来拜访李大钊,听他介绍新思想的书籍,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马克思主义。”讲解员朱宁说。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经过前期的辩论之后,在这里策划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研究马克思的团体。10月,李大钊又在此发起成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名“共产党小组”,李大钊为小组负责人。他当众宣布,从每月工资里拿出80块作为小组活动经费。11月,共产党北京支部在这里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登录室

一字一章“记”进步

两本线装本《图书登记总账》,牛皮纸封面盖红色“北京大学图书馆”印章,桌上还有数摞“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书卡,每张卡成年人巴掌大小,插在一个小纸袋里,纸袋上写有“登录号”“分类号”,每张借书卡印着“借者”“借期”的空格,待填写。

据介绍,图书馆登录室主要承担对新到书刊进行登记、统计、盖章、贴卡等工作。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工作期间,引进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他进步文献就在这里登录入藏,在学生间传阅。

“展览特意展出了部分图书当年的记录。其中,《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书登录簿第一册》(1919-1920)中关于《共产党宣言》一书的记录,登录日期为1920年3月19日。”讲解员朱宁说。

一字一章,点燃年轻学生心中希望的火种,点亮漫漫征程路。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工作期间,曾组织不少学生在此勤工俭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整理图书、翻译、编、打印卡片等。毛泽东担任图书馆书记期间,也在此承担部分登录工作。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张申府也曾经在这里工作过。

大教室

曾经最时髦的教室

红楼二楼西南角的一处房间,被复原成旧时教室的模样,前面两排是深棕色长条椅,配可往上翻盖的“箱式”桌子,再往后几排都是普通木椅,一端扶手设计成小桌板造型,方便学生记录笔记。书桌上摆着两盒老式白色粉笔和还沾着粉笔灰的黑板擦,让人不禁去想:当年李大钊在授课的时候会不会也拿粉笔头去丢不好好听课的学生。

据介绍,红楼1918年投入使用时,二层西面主要是教学区域,这个位于西南角的房间是第三十六教室,初为预科合班使用,是红楼内面积最大的教室。到了1920年,这里成为最时髦的教室。李大钊被聘为北大政治学系教授后就在这间教室为学生讲授《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入课堂,通过大学讲堂宣传马克思主义。

同年8月,时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讲师,在此讲授《中国小说史》。

在旧址复原的墙上,还可以看到李大钊批阅的北京大学学生马昌民的《唯物史观》试卷,试卷被评定为95分。此外,还有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期间撰写的《唯物史观》讲义等。

文科学长室

“新青年”新思想

位于红楼二层左手朝南第一间, 在1918年北大红楼建成后,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就搬到这间办公室。就在这里,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周作人、张申府等人议定创刊《每周评论》。在创刊词上,陈独秀写道:《每周评论》的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而这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与现实斗争的结合。

《每周评论》创刊后,与《新青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对五四运动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成为五四时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刊物。创办它的初衷是:《新青年》重在输入学理,不在批评政治,况且又是月刊,出版周期长,纵然能谈时政,也难免错过“热点”,所以同人们商议再办一个“更迅速、刊期短,与现实更直接”的刊物。

如今,斯人已逝。他们高谈阔论时的座位还在——长方形木桌旁,摆着6把椅子。桌上,青花茶壶旁围着6个盖杯,旁边是成套的茶罐。落地的报刊架上,《时事新报》挂在最上栏。旁边,高几上还摆着一盆松树盆景,显得颇为雅致。文/本报记者 解丽 林艳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