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
7月10日,“第二届城市创新生态论坛”在苏州金鸡湖畔拉开帷幕。围绕“创新生态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汇聚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在多赛道、多场景视野下,纵论科技创新之道。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企业代表,徐工有限、徐工机械(000425,股吧)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受邀出席论坛并作《攀登新高度,智造新内涵》主题演讲,得到了与会嘉宾和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会上,备受瞩目的2021《“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分析报告》重磅发布。
数字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主旨演讲中,王民分享了徐工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历程和实践经验。他指出,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是驱动企业精益管理、效益提升的新动能。
王民表示,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引领者,一直以来,徐工高度重视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坚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应用,系统谋划、开展顶层设计。
徐工要夯实能力建设,做深、做实产业竞争新优势,通过产品研发的数字化、生产制造的精益化、云交服务的智能化、远程管控的智慧化,打造技术领先的智能产业。
王民认为,数字化转型基础是回归企事业价值链的本质,前提是产品技术创新,核心是向用户提供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智能产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对于企业来讲,没有创新,就会‘死去’。现在很多企业都活在生死线上。我的理解就是没有创新就会死去,有了创新才能活得更好。徐工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才有今天的业绩、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论坛间隙接受中国财富网专访时,王民进一步阐释了科技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
王民认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需要拥有具备强大创新能力的装备制造产业。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下,一定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命脉”。
他还指出,“创新非常的不容易。因为我们国家的装备发展,在刚建国的时候,几乎是‘一穷二白’,后来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虽然现在成为制造大国,但我们需要从由‘大’到‘强’的道路上去创新。”
王民介绍称,徐工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发工程机械,徐工集团是1989年初建,彼时每年也只有三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经过多年的发展,2020年,徐工已经成为营收近千亿元、全球行业排名第3位的工程机械“领头羊”企业。他说,“我理解的徐工主要是走了一个创新之路、改革之路。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坚守我们的产业和主业。”
王民称,创新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代又一代人心无旁骛、坚定地去做创新。徐工通过不懈努力地创新,引领中国的工程企业成为世界机械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未来的崭新徐工,将坚定不移推进技术创新战略和国际化主战略,利用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加快改造企业、改造产品、提升技术力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