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恋着海/海恋着山/心与心相连/多长的路途都不再遥远;
山恋着海/海恋着山/手与手相牵/最美丽的梦用爱一起圆……
一曲《山海恋》唱出了闽宁两省区人民的心声。
1996年,党中央作出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其中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确定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关系。
从此,一批批坚定不移跟党走、接续奋斗勇担当的扶贫工作者,从八闽大地向宁夏汇集。
199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壮丽征程,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经过20多年脱贫攻坚,作为两省区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从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6.6万生态移民过上了好日子。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移民新村原隆村。申进湘/摄
“我们一定得帮呀”
宁夏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全区22个县(市、区)中有9个贫困县,主要集中在西海固地区。都说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究竟“苦瘠”到什么程度?时任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扶贫办主任的林月婵决定带队到宁夏走一趟。
“那时候,闽宁两省区之间,既不通直达火车,也没有飞机航班,坐汽车至少要走3天。”1997年3月,林月婵一行抵达西海固地区。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荒芜贫瘠还是让他们震惊:教室没有门,老师在沙地上用树枝教学生写字;孩子们光着脚丫,穿着补丁摞补丁但仍然能看得见肉的裤子,刺骨的寒风吹打着裸露在外的胳膊;马铃薯卖不出去,农民们整夜排队守候在加工厂门口;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拉水的人和毛驴走得颤颤巍巍、小心翼翼……
这样的贫困景象,深深刺痛了林月婵一行的心。林月婵说:“我做扶贫工作很多年,去过的穷地方也很多,但第一次去宁夏,还是对这里的贫困落后感到十分惊讶。我去乡亲们的家里,揭开锅盖看,里面只有马铃薯。家里碗不够,便在土灶台上挖几个窟窿当碗用,孩子们围在灶台边吃饭。我回到福建之后,就把看到的情况如实地汇报给领导。领导说,我们一定得帮呀。”
1997年4月,习近平同志到宁夏银川市参加闽宁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并深入西海固地区进行调研。如何破解西海固“一方水土养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习近平同志提议,以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开发区黄羊滩吊庄移民点为主体,设立一个以福建、宁夏两省区简称命名的移民开发区——闽宁村,将西海固的部分贫困群众搬迁到这里。他断言,这片“干沙滩”将来一定会变为“金沙滩”。
当年不到8000人的闽宁村,如今发展为常住居民超过6万人的闽宁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不足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借助东部发达地区优势,以产业发展、企业参与持续带动农民脱贫致富——闽宁镇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传奇故事,是闽宁扶贫协作的生动缩影。
闽宁两省区成功实现了援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福建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与宁夏贫困地区的土地、特色农产品(000061,股吧)和劳动力资源有机结合,带动了当地现代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正在改变着西海固落后的生产结构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图为2018年9月19日,同心县农民种植的枸杞喜获丰收。?宁夏区委宣传部供图 李君杰/摄
“不能给福建人丢脸、不能给宁夏人丢脸”
要断穷根,必须兴产业。
1997年闽宁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时任福建农业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们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来到固原市彭阳县推广菌草技术。彭阳县冬天滴水成冰,昼夜温差大,林占熺担心影响食用菌生长,便建了半地下室菇棚,利用废弃的窑洞栽培食用菌。他和工作队员常常住在菇棚里,夜间起来检查菇房的温度变化。半年后,用作物秸秆栽培香菇、平菇、双孢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但当地农民大多半信半疑。林占熺选了27个示范户,手把手教他们种蘑菇,这些农户当年的收入翻了一番还多。
林占熺珍藏着一张照片,画面上是1999年10月2日,他的团队在闽宁镇成功种植菌草后进行测产。他仍清楚地记得,当时测产的结果是亩产鲜草10吨以上,是当地青贮玉米产量的两三倍,当地一位老人为此兴奋地编了一段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共产党好,还是社会主义好。”
“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福建莆田市华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创办人林水英,在西吉县投资3亿元建设2万亩蔬菜基地,因受泥石流灾害影响,一度损失几百万元,但她毫不气馁:“闽商不能给福建人丢脸、不能给宁夏人丢脸。我干不动了,儿子接着干!”终于,六盘山下的这个蔬菜基地叫响全国。
32年前,18岁的黄添进怀揣借来的3000元钱,到宁夏银川从事食品加工。从蹬着三轮车沿街叫卖糕点的商贩,到宁夏知名食品企业的掌舵人,黄添进和许多“敢拼会赢”的闽商用最火热的青春岁月筑梦宁夏。如今,黄添进的两个女儿都成了家,她们的爱人都是宁夏本地人。宁夏,成了黄添进的第二故乡。
25年来,福建11批180余名挂职干部接力奋斗,2000余名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无私奉献,从八闽大地汇聚到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筚路蓝缕、矢志不渝,真情投入、真心付出,与宁夏人民一起创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出了贡献。
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来了
躬身为桥,连接山海,“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动人事迹,像火种一样播撒在宁夏大地,铸就了感人至深的“闽宁情缘”。
2008年9月26日,宁夏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准备前往江西省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王巧琳恳求父亲王学忠:“资助我上学的李丹老师因白血病入院治疗已8个月了,我到学校报到前,想先去福州看看她。”王学忠答应得很干脆:“去,去一下对着呢,让你妈卖麦子给你凑路费。”
2001年,王学忠在给庄稼施肥时滑进深沟,摔伤了腰椎和腿,长期卧床,生活起居都靠妻子李霞协助。一次,李霞因过度劳累一头栽倒在地里。闻讯赶回家的王巧琳捧着妈妈皴裂发青的手嚎啕大哭,“不念了,我不念书了。”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海原县地处宁夏中南部,曾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国定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当地政府和扶贫帮扶单位的帮助与支持下,海原县坚持做好教育精准扶贫,改善教育条件,助力脱贫攻坚。图为2020年9月11日,海原县曹洼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人民图片 刘帅冶/摄
就在王巧琳一家最艰难的时候,福州第十八中学的支教老师李丹伸出了援手。“当时李老师在隆德二中承担初一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已经资助了一位初中学生。她从我这得知王巧琳的情况后,决定每月资助巧琳80元生活费。”时任隆德二中德育处主任的李瞿鹭回忆,“学生们不称李丹为老师,都叫她‘姐姐’。2007年李丹支教期满回福州第十八中学工作,不久后查出得了白血病”。
2008年9月29日,王巧琳拨通电话告诉李瞿鹭老师:“明天,我要坐火车去看李丹老师。”李瞿鹭沉默了一会,说:“李丹老师去世了……”悲痛不已的王巧琳赶到福州时,李丹已经火化。王巧琳随李丹父母前往公墓,一起安葬李丹的骨灰。
据李丹日记,她每月都从自己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改善学生生活。母亲周玉英寄给她的肉松、烤鱼片全被她分给了学生。李家也并不富裕,李丹到宁夏支教时,周玉英已经下岗十多年。李丹去世后,她的父亲李圣康继续资助王巧琳读完了大学。
毕业后,王巧琳多次前往福州看望李圣康夫妇。2014年王巧琳结婚前,带着未婚夫来到李家,老两口拿出早早准备好的一枚黄金戒指、一个鳄鱼皮箱送给她。按福州习俗,闺女出嫁时都是这样置备。王巧琳每隔一周都会通过手机与李圣康、周玉英视频,每次去福州“回娘家”都会抱抱周玉英,甜甜地叫一声“妈”。
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来了。25年来,福建各地1100余名优秀教师和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支教团200余名优秀学子来到西海固中小学支教。
西海固的群众,对“福建”格外亲近——“福建”,是那个总来家里串门子的干部,说话带着南方口音,眼中满是关切;“福建”,是那位教娃娃读书的老师,看着身材瘦小,吃起苦来却毫不含糊;“福建”,是那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治好了许多人的病……
山海情未了,回荡天地间。2020年7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