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曾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这次赴西藏考察,生态保护也是总书记的关注重点,7月21日考察行程的第一站就是看生态。
△点击收听本期《潮头观澜》音频版
人间净地 保护第一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平均海拔3100米,这里雪峰林立、河流纵横、气候宜人,被称为“雪域江南”。碧绿的尼洋河穿城而过,随后汇入雅鲁藏布江,它是这条高原河流北侧的最大支流。7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尼洋河大桥,了解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
西藏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十年前到西藏考察时,习近平就曾指出,西藏生态保护是重要课题,要很好地保护西藏的碧水蓝天。
△林芝(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去年,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提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10个必须”当中就包括“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近年来,中国全面开展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祁连山(600720,股吧)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有效遏制了青藏高原生态恶化趋势。
立足高原 绿色发展
巍峨的雪山、碧绿的江水、粉红的桃林……今年春天,第19届林芝桃花节如约而至。赏桃花、品美食、体验藏族风情,在林芝,游客不仅能看高原花海,还能吃藏家饭、住藏家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这里有了生动的实践。
林芝常住人口约24万,年游客接待量近900万人次,是常住人口的30多倍,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2亿元。当地正在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城乡发展、生态保护等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旅游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林芝有“西藏小江南”的美誉。(图/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去年8月,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会议强调,要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今年3月,他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保护优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会议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立足青藏高原特有资源禀赋,找准适宜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0年4月,林芝嘎拉村桃花绽放。(图/视觉中国)
中国担当,世界眼光
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今年4月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总书记在贺信中说,开展这次科学考察研究,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他希望综合科考研究队员们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问题提出要求,例如要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这为西藏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视觉中国)
如今的西藏,拥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9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占到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如今的西藏,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在去年8月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今年7月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同一句话表达对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问题的坚定态度: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这是鲜明的中国主张,也是果敢的中国担当。
监制丨申勇赵雪花 龚雪辉
主笔丨马喆
播讲丨姚科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丨杜弘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