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于8月1日重新生效,近在咫尺的债务违约问题再次回到大众视野。新瓶装旧酒,市场早已习惯性看到美国两党针对债务违约风险的激烈交锋,尽管债务违约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但基本没有人认为会真的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只不过,在当下节骨眼,债务上限问题的真正风险及挑战实则巨大。
美国景顺董事总经理李山泉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债务违约的后果不堪设想,一旦违约,对金融领域将是一场灾难,最终的承受者则是美国民众及投资者,同时整个美元体系与威信亦将遭受重创,美股、美债都会发生缩水。但正因为后果严重,所以发生这种债务违约的概率非常低。
李山泉表示,债务违约问题之所以总被拿出来老生常谈,是出于政治考量,是美国两党政治作秀的必然结果。因为美国两党希望利用潜在的债务违约作为要挟对方的手段,以此达到某种政治上的诉求。不过,尽管业内人士普遍不会担心债务违约会真的发生,但市场仍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没人知道两党之间的“讨价还价”是否会玩过头,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怎样的创伤。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美国国会将在下周讨论债务上限问题,白宫则在本周五发出警告,表示若债务上限不能从当前28万亿美元的水平有所提高,美国经济或将陷入衰退。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同样发出警告,敦促国会两党合作,她表示此前采取的非常规措施和现金将在10月份用光。不过,当前美国共和党议员已表示不会支持提高债务上限,以此阻挡拜登政府3.5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该基建预算框架将于9月27日在众议院投票表决。
李山泉指出,今年美国面临的矛盾异常突出。一方面原因是疫情,经济下滑,导致政府入不敷出。另一方面是征税问题以及政府的额外支出,即拜登政府在上台第一年就推出的3.5万亿美元的支出计划。
不过,尽管债务违约不太可能在今年成为事实,最终可能依旧会通过突破债务上限的方式化解,但是美国政府历来所采用的“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并非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李山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债务问题无限持续下去,久而久之会让美国遭殃。提高债务上限,无疑是透支未来,长久来看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弊端。由于每届美国政府任期有限,这就可以将眼前的问题拖给下届去解决。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这样导致美国债务问题本质始终得不到解决。
政府停摆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李山泉预测,此次债务上限之争的结果是两党达成共识,并不会出现债务违约。但是关于两党会在何种状态下找到平衡点以达成共识,这个仍有各种可能。一种可能性是适当突破预算,但不会突破太多。另一种可能是,美国政府短暂停摆,两党相互施压,继而在停摆压力下达成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停摆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预算法案,有了正式的预算流程,以控制支出和税务。根据维基统计,自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程序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共停摆22次。其中,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任期的2018年,共发生过3次停摆。对今年来说,10月1日起便是美国新财年,若预算无法在9月底达成一致,政府便会再度出现停摆。两党必须尽快延缓或提高债务上限。
2013年10月1日至16日期间,由于美国国会没有通过预算拨款,政府曾被迫关闭。在当月16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召开了电话会议,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美联储其他官员讨论了债务上限问题以及债务上限被违反的潜在应对措施,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财政部长耶伦皆在当时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在2019年1月公开,其中9项行动的7项都成为美联储市场策略,比如逆回购操作。而第8项和第9项则具有争议,其中第8项是以美联储的名义直接购买国债来移除延迟或可能延迟支付的国债,第9项是将处于违约边缘的债券与美联储投资组合中部分债券进行交换。时任美联储理事的鲍威尔在会议上对这两项表达了反对意见,因为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会陷入“艰难的政治世界”。对于此次债务危机,美联储会有何种行动,也许从此前的这份会议纪要中可睹始知终。
真正的挑战并非违约本身
尽管美国债务违约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可以高枕无忧。李山泉指出,美国政府此次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举债。即便是一个最小的预算盘子,比如2万亿-3万亿美元,也会给债券市场施加巨大压力,继而影响股票市场。举债最直接的挑战便是谁来买此债务。在2020年7月,日本超过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中国排名第二。此次,随着全球仍深陷疫情,若美国经济或美元不被看好,那么如何举债便是问题。同时,由于美国国债是以拍卖方式发行的,若买方少,价格只能便宜一些,则预示着隐含的利率上涨,这又和政府意愿相悖,于是便进入了二律背反,陷入矛盾。所以,即便国会两党达成共识突破债务上限,但后续具体操作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或将对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和股市产生潜在影响,而这才是存在的风险。
无论此次债务上限问题将通过何种方式暂时画上句号,但无疑,目前因美国党内斗争而出现的所有不确定性,都在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潜在的破坏性影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