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尤其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体现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轮驱动对接香港,打造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的核心引擎。
制度创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方案明确,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这不仅是物理上的8倍“扩区”,更是功能上的无限“扩容”。此举深意在于深化两地合作,为前海制度创新和产业集聚提供更大操作空间。
前海合作区的制度创新,从内容层面看,将主要从以下三大领域对接香港,以推动前海与国际规则进一步接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给香港带来更多合作机会。
在贸易制度创新方面,香港自由贸易体系为世界一流,每年外贸总量逾1万亿美元,其中相当大比例是与深圳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贸易往来。因此,前海进一步推动贸易便利化制度改革创新,实现与香港在贸易规则上的有效衔接,是顺理成章之举。
在投资制度创新方面,前海建区仅10年,就吸纳港资超过200亿美元,可见其对港资的吸引力。未来前海不断深化改革投资制度,香港加码投资前海、并通过前海投资大湾区乃至内地其他城市将更为便利,这对前海和香港都是一件好事。
在金融制度创新方面,自2013年前海推出全国首个跨境人民币贷款政策以来,陆续开展跨境资金池、资产转让、债券发行以及直接投资业务试点,粤港跨境金融业务日渐丰富。未来各类相配合的跨境金融服务制度与基建,如“跨境理财通”、跨境账户功能、人民币业务创新、支付与清算系统、贷款种类扩容,均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与此同时,内地对碳中和越发重视,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中将担当重要角色。未来两地可以探索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以促进前海及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营造一流创新环境
方案从科技研发、科技人才、资金支持、法规监管及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新指引,几乎涵盖了一条完整的科技生态链。方案聚焦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联网、能源新材料等港澳优势领域,大力发展粤港澳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端创新人才基地,推动引领产业创新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香港科技业界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香港在科技创新上拥有四大优势,包括:全球顶尖的基础科研力量,原始创新能力居亚太区前列;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科研体系;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业;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若能进一步整合上述优势并加以全面发挥,将产生巨大发展力量。
也要看到,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不足是香港的一大短板。科创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创新环境、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合理的分工协作等三大抓手,必须三手齐出,方能真正创出佳绩。未来香港要在科创产业上取得突破,首先必须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环境。
在打造一流创新环境、发展科创产业的过程中,政府担当了谋划、规划、参与、推动和服务等重要角色,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未来香港特区政府在促进科创产业发展上,还应进一步明确科创产业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创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深化科创产业的区域合作。香港是一个小型经济体,创新要素并不完全具备,需要借助区域合作来补短板,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化与前海和大湾区合作。
在具体操作层面,如果把科创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细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等六个环节,那么,前三个环节应主要留在香港进行,第四个环节以大湾区合作为主,第五个环节主要放在珠三角,最后一个环节则由香港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共担,形成合理分工及协同效应。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香港)有限公司经济及政策研究主管王春新)
(责任编辑:王炬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