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必谈奥密克戎“色变”,稳扎稳打继续做好目前的常态化防疫、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南非新冠新毒株,迄今最凶猛?新京报动新闻出品
新京报社论
严防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扩散,成为全球防疫新目标。
11月26日至27日两天内,已有不少国家针对最早报告新毒株的南非及其周边数国实施跨国航班和旅行禁令,希望将这一可能比德尔塔更危险的新毒株隔绝于国门之外。
但据报道,英国已报告首批奥密克戎毒株确诊病例,德国、捷克、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发现相关疑似病例。
变异毒株再现,又一次让全球防疫神经紧绷。奥密克戎到底会给全球既有防疫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下一步防疫到底该如何做,成为全球关注焦点。
与此同时,国内多位专家也都陆续予以回应。
如钟南山院士指出,目前对该变种病毒还没有太多了解,但这种病毒携带大量突变,对防疫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战;
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南非变异毒株奥密克戎能否发展成为主导毒株,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但不管怎么变异,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对所有变异毒株都是有效的;
张文宏医生则强调,新的变异毒株对中国目前还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中国的快速响应与动态清零策略是可以应对各种类型的新冠变种的。
综合各方专家意见来看,奥密克戎病毒“毒性大”“传染性强”的特性已基本确定,但到底会在多大范围蔓延,又将如何影响现有的疫苗效果,目前判断为时尚早。
在此背景下,我们完全不必谈奥密克戎“色变”,稳扎稳打继续做好目前的常态化防疫、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新冠疫情暴发近两年来,病毒的变异一直在进行,奥密克戎不过是最新一种。而且,并非每一种变异病毒都能够出现“大流行”。
因此,如专家们所指出的,目前没必要对于这次的“新敌人”过于紧张。尤其是对普通人而言,在科学做好日常性防疫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照常生活。
▲身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为居民接种加强针。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当然,考虑到奥密克戎的新特点,我们的防疫应对系统的确需要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和行动,及时、科学地织密每一道防线,避免出现“最坏的情况”。如在多国已经出现该类病例的情况下,进一步扎牢“外防输入”的链条就显得尤其重要。
此外,目前有关奥密克戎病毒的研究以及其在全球的蔓延形势,仍处于过程之中,我们有必要做好相应的预案,以随时科学应对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新挑战。
还需注意的是,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天,加之我们即将迎来新年和春节假期这样的人口流动高峰,这些都在客观上加剧了防疫难度和复杂性。
当此之时,面对奥密克戎这样的“强敌”,务必更加要求我们的防疫系统要遵循科学、有效原则,对困难和挑战有充分预估,做好“打硬仗”准备。
日前,内蒙古满洲里最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7例,这又一次提醒我们,对于边境口岸地区的防疫丝毫不容放松。
但挑战是客观的,信心也是必须的。疫情发展至今,中国经历了多轮国内散发疫情以及全球性蔓延疫情的挑战。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原则的指导下,我们依然维持了防疫基本面的稳定。
在此过程中,我们业已形成了一套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疫机制,并积累了可贵的经验,无疑为后续有效应对防疫新挑战奠定了基础和信心。像精准防疫、快速响应的能力,无论如何都不过时。
德尔塔未走,奥密克戎又至。新冠病毒变异汹汹,再次证明防疫是一场持久战,也再一次警示我们必须对防疫的艰难性、反复性和长期性有更深刻的体认。
“挺住,就意味着一切”,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定力,不侥幸、不懈怠、持之以恒,时刻保有科学防疫精神、高效响应能力,胜利就一定属于人类,属于我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