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校毕业生到清华老师:“因热爱而澎湃”

2021-12-07 01:08:53 新京报 

亲爱的2021年:

你好!对我来说,你有点不一样。挺意外的,最近我莫名其妙“火了”。我给学生们讲铸造课的视频获得了百万点赞量,大家觉得我讲课时有感染力、有激情,也有很多朋友对我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身份和经历感兴趣。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可以给顶尖学府的同学们讲课,可能让许多人觉得惊讶。

其实,我并不是特例,在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很多实践课老师都毕业于职业院校,我们所讲授的是实践课程,这些实践课需要较强的实操技术和实践经验。其实,能站在清华实践教学讲台上,真的非常感谢清华大学 “不拘一格”大胆用人。

2013年11月,我获得了在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习的机会,和同学们一起坐了12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来到了北京。虽然路途遥远,但是也抑制不住我们内心的兴奋。2014年7月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我正式入职清华园。

其实,入职之初,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我,也有些惶恐和不知所措。怎么给学生讲课?怎么一边实践操作一边讲课?……我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经过多次培训和练习,迎来第一次独自给清华的本科生讲课。工作熟悉之后,我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在职本科,并顺利毕业。周内上班、周末上课的那几年,也会疲惫、也会改毕业设计改到崩溃,但是最后收获颇丰、内心充盈,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也会有同学问起我,是不是清华毕业的?我会很从容地告诉他,我是一所高职院校毕业的。我时常想,必须不断努力,才能有站在这里上课的“底气”。高职院校毕业说明不了什么,因为我可以一直进步。为了提升专业水平,我考取了工程师资格,为了更好地授课,又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不懂的就向身边同事们请教,提升技能、钻研工艺、总结归纳,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转眼间,我的职场之路已经走过七个春秋。经常有人问我,讲课为什么会如此“激情澎湃”,我想,因为足够热爱,所以“激情澎湃”。之前,还会有学生亲切地喊我“小姐姐”,和他们在一起十分轻松融洽。现在想来,特别感激单位和同学们的这份信任和鼓励,这种“双向奔赴”的感觉特别美好。

我想,大家对我的关注也能折射出职业教育的热度上升。这一年来,大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讨论多了起来,在新闻报道中也看到各种职业教育的好消息。在国家政策中,“职教高考”开始逐步探索,贯通培养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学生突破“学历天花板”指日可待。这也意味着,未来,选择职业教育的孩子们,可以看到更高、更远、更广阔的世界,会有更多元的发展路径和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大国工匠”被越来越多人崇尚的今天,我期待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再被贴上“起点低”“能力差”的标签,社会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和包容。毕业于职业院校的我们,也应该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一直为之持续努力,因为,机会会留给不断努力的人。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实践教学老师 邢小颖

2021年12月

关键词

职普分流

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确强调: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制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实施。

职教高考

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该制度将让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

产教融合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各级政府要统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声 音

●今年身边有更多家长开始咨询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教育质量、升学就业问题。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以及制定的中考分流政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提升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打通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势在必行。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 姜宏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殷切希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做“对学生最好、最负责任的高职学院”,倾力打造“幸福学园”,培育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奋斗、创新文化(300336,股吧)精神。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 于瑞

●作为一名退役士兵,赶上了职业教育扩招以及种种利好政策,自己能够在学习中拥有一技之长,并借此在求职时找到心仪和热爱的工作,让我觉得非常幸运。起初觉得选择职业教育会有“低人一等”或存在求职难等问题,但是我和周围同学的求职事实证明,只要肯下功夫、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后续发展也很有前景。我提醒自己时刻谨记“打铁还需自身硬,星光不负赶路人”。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19级学生 张强

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冯琪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