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会研究院: 欧盟营商环境出现退步

2022-01-18 06:44:03 第一财经日报  高雅

  [ 37.92%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对中资企业执法不公平,该比重比上一年度调查上升了6.3个百分点。企业反映,欧盟在公共采购资质预审环节针对欧盟企业量身定制入围标准,在中资企业中标后采取拖延、不授标的方式逼迫企业主动放弃,或者中标后仍要求中资企业提交各种资质证明、认证证书,拉长项目周期等,使得中资企业越来越难以获得欧盟公共采购项目。调查显示,2021年仅有7.72%的受访企业参与了欧盟公共采购项目。 ]

  [ 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总额8281.12亿美元,同比2020年增长27.5%。 ]

  疫情期间,欧盟的营商环境质量出现下滑。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1月17日发布的《欧盟营商环境报告2021/2022》(下称“报告”)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中欧双边贸易投资规模仍增长迅速。

  根据海关数据,2021年全年,中国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进出口贸易总额8281.12亿美元,同比2020年增长27.5%,中国出口到欧盟5182.46亿美元,从欧盟进口3098.65亿美元。2021年1~9月,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49.9亿美元,增长54%。

  报告指出,中方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洲秉持战略自主立场。然而,2021年欧盟保护主义加码,对华进行单边制裁,营商环境出现退步,给在欧盟投资经营的中国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中国区合伙人王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许多经济体的外商投资监管审批政策越来越严格,全球化中的贸易保守主义有一定抬头,这包括美国英国西班牙和欧盟等。“比较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显著缓解,这也影响到跨境交易和国际化方面的活动。”他说。

  市场准入壁垒提高

  报告指出,中欧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意义和重要战略影响。2021年以来,中欧高层保持密切互动,各领域合作在疫情形势下展现出强大韧性。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有力维护了中欧双方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双方就绿色、数字建立新的高层对话机制,积极呼应了欧盟的绿色新政和数字转型。

  然而,报告认为,欧盟从外资审查、外国补贴审查、公共采购审查三个方面全面提高了市场准入壁垒,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自由化原则。

  外资审查方面,2021年以来,欧盟及成员国出台或调整的外资审查制度涉及敏感行业范围更广、触发审查门槛更低、政府自由裁量权更大,提高了外资企业进入欧盟市场的前置成本。调查显示,58.97%的受访企业表示外资审查给其赴欧投资及在欧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富而德亚洲反垄断业务联席主管默多特(Alastair Mordaunt)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欧盟委员会在2017年推出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机制时,只有11个成员国有类似的审查机制。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11月23日发布的外商直接投资审查年报的报告期中,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4个通过了这样的审查机制。目前,只有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这三个成员国没有明确要设立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机制的计划,但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看法,最终可能所有成员国都会有相应的审查机制,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外国补贴审查方面,2021年5月5日,欧委会发布了《针对扭曲内部市场的非欧盟成员国补贴的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报告提出,欧盟增设外国补贴审查为欧盟保护主义提供了新的工具,《条例草案》过度解读企业与政府关系,忽视国有企业的市场属性,将企业通过市场化行为获取的支持错误地定位为不合理补贴,构成对国有企业的歧视,违反了WTO非歧视原则。调查显示,87.55%的受访企业表示《条例草案》对“外国补贴”的定义过于宽泛。

  公共采购方面,2021年12月14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对《国际采购工具》提案的决议。根据《国际采购工具》,不开放本国公共采购市场的第三国投标方参加欧盟公共合同招标将会受到更多限制,甚至有可能被排除在欧盟公共采购市场之外。这些主要的保护主义措施影响下,52.48%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市场准入壁垒提高,比上一年提高了9.43个百分点。

  营商环境出现退步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在优惠政策的实施方面对内外资企业没有一视同仁,仅有14.38%的受访企业同欧盟本土企业同等享受扶持政策。28.52%的受访企业表示2021年欧盟应对疫情表现较差,该比例比上一年提升了8.76个百分点。

  根据牛津大学旗下数据统计网站Our World in Data,截至1月16日,欧盟7天内平均每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高达950537例。累计来看,欧盟统计出6947万例病例,高于美国的6570万例。

  37.92%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对中资企业执法不公平,该比重比上一年度调查上升了6.3个百分点。企业反映,欧盟在公共采购资质预审环节针对欧盟企业量身定制入围标准,在中资企业中标后采取拖延、不授标的方式逼迫企业主动放弃,或者中标后仍要求中资企业提交各种资质证明、认证证书,拉长项目周期等,使得中资企业越来越难以获得欧盟公共采购项目。调查显示,2021年仅有7.72%的受访企业参与了欧盟公共采购项目。

  报告显示,保护主义加重、准入壁垒提高、歧视性执法增多等现象使得欧盟营商环境出现退步。调查显示,27.18%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营商环境比上一年恶化,该比例较上一年上升了0.28个百分点。同时,受访企业认为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是营商环境最好的五个欧盟成员国。

  为帮助欧盟重塑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中资企业对欧盟投资的信心,报告建议称,欧盟应当继续坚定贸易自由化和多边主义的立场;尽快重启中欧投资协定批准程序;放宽外资进入欧盟市场的限制;谨慎使用外国补贴审查工具;保障中资企业公平参与公共采购;停止对中国新疆企业和新疆产品的歧视;停止对中国通信企业的打压;尽快推动与中国碳定价制度互认;从执法层面公平对待中资企业;加强疫情防控提供健康安全营商环境。

  商务部此前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始终认为,保持市场开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我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人类共同敌人的时候,各国更应携手共克时艰,避免设置新的贸易投资障碍,避免以各种理由对外国投资采取歧视性措施。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