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齐布局,预制菜“包围”饭桌,但口感和性价比仍是行业痛点

2022-02-24 16:15:00 财经网  李欣

  李欣/文

  2022开年,A股预制菜全面爆发,股价持续上扬。其中多只预制菜概念股股价持续走高。先是1月4日起,国联水产(300094)股价连续十天实现翻倍增长;而后的 1月12日至17日,海欣食品(002702)则连获4个涨停板,股价从6.17元上涨至9.04元,实现涨幅46.5%。

  也是在1月中下旬,商务部公布的一组数据—— "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中预制菜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5.9%,亦与市场表现"不谋而合"。

  然而,好景不长,年关过后至今,多个预制菜概念股不复往日"飞天"盛况,股价持续下挫,预制菜市场降温态势初显。

  资本、品牌、消费者三方共同捧热了预制菜,千亿市场,未来可期。但行业提速前,仍需直面消费者接受速度慢、口感口味要求高、产品本身性价比不高等多个现实问题。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预制菜并不适合所有的菜品,如何选准菜品、选准分销渠道仍是个大问题。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切入了预制菜赛道,但其实存在一定的跟风和盲目的倾向,还需谨慎和注意。

  预制菜成年夜饭新“主角”,年轻人成购买主力军

  到底什么是预制菜?安信证券在报告中对其定义是,预制菜是指经过洗、切、搭配、加工完成的菜品,随后采取冷冻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通过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具有方便、高效、出品稳定的特点。

  一线上生鲜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高端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倍,7天卖出300万份预制菜。某生鲜超市发布的数据也显示,预制年菜销售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345%,用预制菜30分钟张罗一桌年夜饭,成为主导年夜饭的35岁人群首选。

  财经网产经在线下一超市发现,其推出了由预制菜组成的年夜饭,包含凉菜、年菜、热菜三个种类,并分为不同价格。有员工告诉财经网产经,销量还是挺不错的。

  在消费者端,年轻人是购买预制菜的“主力军”。某线上生鲜平台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54%的95后消费者经常自己购买食材做饭,而半成品菜是他们最爱的商品之一,购买比例达到了65后的两倍。艾媒咨询数据也显示,预制菜C端用户中超过八成用户年龄位于22-40岁,近六成为女性用户。

  28岁的消费者郑文在今年选择了“就地过年”,她和朋友们的年夜饭餐桌上,就出现了好几样预制菜。从只需加热即可食用的“八宝饭”,到简单炖煮即可食用的“港式花胶鸡锅”就出现在了饭桌上。她对财经网产经表示,方便是当初选择预制菜的首要条件,毕竟自己和朋友都没有全部搞定一桌菜的能力,买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预制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变化在预制菜企业端体会的更明显。简餐品牌理象国告诉财经网产经,今年除夕还未到时,品牌的年菜预制菜已经全线告罄,购买群体集中在一线城市的白领上班族等,和更愿意尝试新事物的年轻消费者。

  谷言预制菜市场总监左少杰也对财经网产经分享称,谷言预制菜在今年过年期间,销量同比增长了120%多。消费群体也有很大的变化,在商超渠道,往年来购买预制菜的多以45岁及以上的人为主,他们买回去是给放假回来过年的孩子吃。而今年最大特点是,年轻消费者的数量在猛增,30岁左右的年轻人成了我们的主力消费群体,将近占到三分之一,约70%的礼盒产品是被他们买走的。

  年夜饭的新主角预制菜已撑起了一个大市场。《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预制菜在中国属于刚起步阶段,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冷链物流布局,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65亿元。

  “千亿”预制菜赛道,惹资本市场青睐

  预制菜受到追捧,成为年夜饭餐桌上的一员,离不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供应链的革新,以及品牌在触达消费者方面做出的努力。

  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对财经网产经分析称,预制菜受到追捧,一方面是年轻人对厨房、做菜的需求发生改变,预制菜快速、方便的特点,吸引了以上班族为代表的年轻人,这也意味着在C端的需求潜力较大。

  理象国也对财经网产经分析称,区别于传统烹饪存在复杂性高、耗时长、上手难等问题,又不同于外卖的单调,预制菜让消费者稍微动动手,即可获得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和温暖感,这背后代表的是一种快节奏但不敷衍的生活态度。

  “当然,无论是C端和B端,预制菜的火爆也离不开供应链、以及仓储物流等条件的进步”,张毅进一步指出,“冷链物流保障了新鲜度,也将销售范围扩大,随着冷链物流、仓储等行业的进步,预制菜的业务范围也会持续扩大。”

  此外,左少杰还认为,品牌在树立品牌意识、触达消费者等方面作出的努力,也是助力预制菜红火的因素之一。预制菜品牌都开始选择通过交通广播、公交媒体、户外大屏等宣传品牌及旗下的核心产品;在触达消费者方面,渠道也开始更下下沉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电商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在C端,预制菜在B端的应用更为广泛。对此,张毅对财经网产经称。疫情的冲击下,餐饮行业也需要一定的商业模式变革,预制菜则能够有效缓解厨房人员的成本压力,满足连锁门店需要标准化生产快速复制达到规模化,对于增效降本的需求等。另一方面,连锁门店数量的上升也预示着对预制菜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

  风潮之下,多个品牌都加码预制菜。钱大妈启动了"钱大妈大厨菜"的短保类预制菜项目;瑞幸创始人陆正耀创办的舌尖科技集团,也推出了“舌尖工坊”来试水预制菜;西贝旗下“贾国龙功夫菜”也是主攻预制菜。

  与此同时,预制菜相关新锐品牌也融资不断。天眼查app显示,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迄今已经完成了5轮融资,有报道显示,其B轮与B+轮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过亿元。主打川味预制菜的王家渡食品,也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另一预制菜品牌寻味狮也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二级市场方面,在预制菜风潮下,相关企业的股价也都表现亮眼,2021年4月,味知香成功在A股上市,斩获“预制菜第一股”的头衔,之后还连续拿下了十几个涨停板;另有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1月4日至1月14日期间,国联水产两次触及股价异常波动情形,股价累计涨幅达97.57%,彼时市场中有声音认为,股价上涨的主要推手来自于预制菜概念的火爆。

  预制菜未来“道阻且长”,专家建议企业不可盲目布局

  尽管放眼未来,预制菜行业宛若一片蓝海,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行业共同问题。安信证券数据也显示,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相较海外发达市场而言,我国预制菜行业整体还较为落后。

  张毅对财经网产经指出,在C端方面,用户对预制菜本身的品质、口味等还存在一定的质疑,接受度也还有增长的空间。这意味着品牌在消费者教育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预制菜并不适合所有的菜品,如何选准菜品、选准分销渠道是个大问题。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都切入了预制菜赛道,但其实存在一定的跟风和盲目的倾向,还需谨慎和注意。

  值得一提的案例是,以预制菜为卖点,还被西贝当作是核心业务的贾国龙功夫菜,在线下门店大力推广预制菜时却进展不顺。财经网产经浏览社交平台发现,消费者对其吐槽主要集中于价格贵、口感差,甚至有人直言“感觉花了400元吃了一顿过夜的外卖,非常不值”。

  或是“预制菜零售”模式走得不如预期顺利,近期贾国龙功夫菜完成了一次升级,开始弱化预制菜在门店中的存在。

  财经网产经还注意到,或是为了更好的触及消费者,在菜品上,多个品牌都推出了消费者认知度比较高的菜品。左少杰也告诉财经网产经,今年销量比较好的礼盒,都是按照年夜饭的标准,包含的也都是消费者比较熟悉的京酱肉丝、宫保鸡丁、锅包肉等菜品。

  财经网产经在多家品牌的电商平台上发现,针对预制菜产品的负面评价主要集中于份量少、口感味道不好、菜品品质不稳定、运输过程中变质等方面,在未购买的消费者提问中,问题也主要集中于是否好吃,口感如何、值不值等。

  “虽然预制菜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到了年节更是堪称火热,但就消费者市场教育和C端品牌发展而言,这个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有很长的路要走。”理象国对财经网产经分析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入局,整个行业受到热议后,接下来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挑战。未来预制菜,应该会在品质、口味、品类上有不断地进阶升级,高价值产品和性价比之选会占据更主流的消费市场目光。”

  张毅还对财经网产经指出:“预制菜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且对于目前的餐饮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补充;其次,对于满足消费者饮食的多元化需求,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未来预制菜行业的竞争仍会激烈,但品牌的重心依然还是在产品本身上,如何做好的产品,健康的产品,有意义的产品,让消费者吃得健康、放心、开心,是品牌杀出重围的关键问题之一。”

(责任编辑:苏楠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