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产业风口将至,央企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2022-03-24 12:40:46 第一财经 

随着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发布,氢能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地位。

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此前表示,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彭华岗透露,国资委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意见和方案,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地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作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推动氢能的“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中央企业加速布局氢能产业。中信证券(600030)表示,目前行业政策体系已逐步完善,将有助于激励规模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提振产业长期预期。2022年行业发展有望按下快进键。

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国家电投是最早发力氢能产业的央企之一,国家电投下属子公司国电投氢能则是推进氢能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今年,搭载国家电投“氢腾”牌氢燃料电池的氢能大巴亮相冬奥会。这款氢能大巴是国家电投氢能公司与宇通客车(600066)合作的首批成果,加满氢仅需10分钟,总续驶里程可达630公里,可满足绝大部分城市客运交通场景需求。

与氢能大巴一同亮相的还有3架搭载“氢腾”空冷燃料电池系统的中国商飞无人机——灵雀-H、ET120、GT30。这些氢动力无人机具有零碳排放、耐低温、长续航等特点,可实现智能网联运行,可应用于巡检、空中摄像、无人货运等领域。

服务冬奥的氢能大巴、氢动力无人机的“心脏”就是氢燃料电池,而燃料电池产业链附加值最大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质子交换膜此前几乎均靠进口,它是形成燃料电池全产业链、降低燃料电池综合成本的重要环节,质子交换膜产业的缺失将会成为我国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重要的卡脖子问题。

去年12月,我国首条全自主可控的国家电投3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在武汉投产,这也是该领域目前技术最先进,自主化程度最高,一次性成膜最大的生产线。打破了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年产量可满足2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用膜需求。

“项目打破了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达产后可同时满足2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用膜需求,也可用于船舶、固定式电站、备用电源、无人飞机等其应用场景。”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武汉绿动总经理刘真介绍。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清杰表示,质子交换膜成本对氢燃料电池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一生产线的投产,意味着我国在质子交换膜高端产品领域有了自主生产能力,由此推动我国燃料电池核心材料产业向前大步迈进。

(图片来源:国家电投官网)

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氢能产业链上游为制氢环节,中游为氢气的储运,下游为氢能的应用领域,涵盖电力、燃料电池和供热方面。如何激发下游市场需求、促进氢产业链的全面发展,让氢能的应用规模获得质的飞跃,是氢能行业需要持续面对的挑战。

《规划》对氢能产业链创新能力建设进行了部署。《规划》明确,推进绿色低碳氢能制、储、输、用各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氢能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大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构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围绕氢能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包括: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布局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当前氢能实现规模化、商业化利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依托大型能源央企,可以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整体成本下降。目前高成本是制约氢能产业商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与民营企业相比,大型能源央企拥有相关成熟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而具备优势。

在氢能产业布局方面,国家电投的目标是发挥国家大型能源央企的战略优势,组建产业联盟,打通“卡脖子”的关键材料和工艺技术,实现燃料电池的全产业链的完全自主化。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总经理张银广说,氢能源的推广除了需要相应的补贴政策,还需要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这一产业中来,通过企业化运营来大幅度降低成本,打通整个产业的链条,以应用来牵引整个产业链,实现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的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是中国氢能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持续大力推动氢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江苏如皋成功建成国内首个双模全天候商业运营加氢站,并以加氢供应为切入口,逐步向全产业链布局,涉及制氢、氢储运、加氢基础设施、终端利用等不同方面,同时还涉足氢的储运、加氢方面基础设施。

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近日与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000401)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就共同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制氢、围绕“双碳”搭建氢能应用场景、打造氢能系统运营商等合作达成共识。这标志着中国化学(601117)计划将氢能产业之路向下游拓展。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