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克林顿,一边是马云,坐在中间的伊丽莎白?霍尔姆斯与政商名流侃侃而谈。当被她那双蓝色大眼睛注视,被她清晰的思路、远大的抱负所折服时,你很难想象这个曾被硅谷视作“下一个乔布斯”的创业新星竟是“硅谷第一女骗子”。
霍尔姆斯与克林顿、马云一起上论坛 视频截图
在纽约,顶着欧洲富二代光环的安娜,每天都在社交网站上炫富。她不是在搭乘私人飞机的路上,就是在豪华酒店一掷千金,还筹划借贷2200万美元成立艺术基金会。但当银行追查债务时才发现,这是个伪造人设的假名媛。
霍尔姆斯把硅谷精英、商界大佬忽悠得团团转;而安娜则迷惑了整个纽约上流圈。这是两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两个故事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它们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以安娜故事为原型改编的《虚构安娜》被奈飞搬上荧幕后,最近,Hulu又上线了改编自“硅谷第一女骗子”的连续剧《辍学生》。
《辍学者》和《虚构安娜》两部电视剧宣传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从名校辍学生到诈骗犯
霍尔姆斯和安娜并不认识,相反,两人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从事的行业也完全不同。但她们却有着众多共同的标签——名校辍学生、话术大师、善于包装,以及诈骗犯。
2003年,还在斯坦福大学化工系上大二的霍尔姆斯选择辍学,用学费创办了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名校、辍学、创业,经典的硅谷故事开头。
据霍尔姆斯的设想,Theranos会制造出一款新式血液检测机,名为“爱迪生”。未来,患者无须清晨饿着肚子去医院排队抽血做检查,而只需在有“爱迪生”设备的定点健康中心拿一根试管,然后刺破手指,滴入几滴血。4小时后,一份超过 240 项检测结果的报告单就会出炉,小到胆固醇,大到癌症都在检测范围内。便捷又精准,颠覆传统检测体系的“爱迪生”点燃了硅谷风投大佬们的雄心壮志。
伊丽莎白?霍尔姆斯于2015年参加《华尔街日报》论坛会议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2015年,《北大西洋(600558)月刊》邀请了硅谷101位CEO、投资人和智囊团成员进行了一次关于“哪一家创业公司会改变世界?”的投票。结果显示,Theranos仅次于特斯拉位居第二。
不过霍尔姆斯改变世界的神话被一篇报道戳破了。2015年,《华尔街日报》文章直指Theranos是不折不扣的骗子公司。
据报道,为了维持已经打出去的“一滴血”检验口号,霍尔姆斯和公司CEO桑尼从西门子等公司买来传统血液检测机,并将用传统机器检测的结果归功于“爱迪生”。此外,为了弥补采血量不足,霍尔姆斯甚至选择稀释血液样本做相关检测。
随后,Theranos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并在2019年正式停业。
2022年1月,经陪审团认定,四项针对霍尔姆斯的刑事欺诈罪名成立。其被认定故意欺骗投资者和病人,并对Theranos的血液检测能力和商业前景撒谎。据悉,霍尔姆斯或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但最终刑期要到今年9月底才能确定。
安娜的故事虽然不是另一桩创业骗局,但相似的是,她同样通过编故事来完成诈骗。在纽约豪华酒店和海外度假地,安娜过着原本不属于她的人生。而买单的人,则是那些对她深信不疑的纽约上流人士。
安娜?索罗金被捕后在法庭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据公开资料,安娜出生于俄罗斯一个普通家庭,16岁时随家人移居德国。其随后进入全球顶尖的艺术名校——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学习,但不到一年就辍学。2012年,安娜前往巴黎,在时尚杂志《Purple》实习。与此同时,她开始使用新名字“安娜?德尔维”。
时尚杂志给了安娜接触众多名流的机会,她出入时装周活动,不断与“大人物们”合影,然后上传至社交媒体。一个说着俄德英三语、有品位、家境优越、人脉丰厚的德国古董大亨德尔维家族继承人的形象被逐渐建立。2014年,安娜移居纽约。在这座大都会,安娜的名声被更多人知晓。
她开始忽悠朋友为自己的奢侈买单,因为人人都知道她有一笔需要满26岁才能使用的6000万欧元的信托。例如,安娜曾邀请华人收藏家黄勖夫一起参加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但以自己手头只有现金为由,让黄勖夫帮订机票和酒店,表示事后还钱。当然,钱并没有还。
2018年5月,《纽约》杂志调查记者杰西卡?普雷斯勒撰写的调查报道揭露了假名媛安娜诈骗案件的始末。事后,黄勖夫曾表示:“我听介绍人说她很有钱,经常坐私人飞机。订票的钱也不多,两三千美元,后来就没在意。”
安娜在纽约州法院被判处4至12年有期徒刑,罚款2.4万美元,并需归还19.9万美元。
精英为何“甘于”被骗?
以旁观者的视角,似乎很难相信安娜仅靠一番“自我宣称”就能骗过纽约一众上流人士。在揭露安娜骗局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看着纽约的灵魂,安娜意识到如果自己用闪亮亮的东西、大量的现金、财富的象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们就几乎无法看到其他任何东西。”
未入狱前,安娜?索罗金经常发开party和与名人合影的照片 图片来源 视频截图
在《虚构安娜》剧中,有这样一场戏。纽约上流人士齐聚一场慈善拍卖会,安娜也在。名媛塔利亚?马拉伊告诉安娜自己将会买下某幅画,但安娜说服她购买了辛迪?舍曼的《无题的电影静帧17号》。安娜举着香槟,站在这幅黑白摄影作品前,笃定又自信地告诉马拉伊:“这里唯一有价值的东西是它。”
安娜说服马拉伊购买《无题的电影静帧17号》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该场景并非虚构。剧中的名媛原型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那一刻,安娜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她愿意相信眼前这位拥有非凡艺术品位的女孩,与自己同属于一个世界,从而在后期为安娜提供了许多帮助。
在《虚构安娜》播出后,美国某影评网站上有观众写下这样一句评论:“资本主义是一种病,安娜?德尔维只是它的一个症状。”
和安娜骗局相似的是,霍尔姆斯骗局的成功同样离不开其不遗余力地包装。在创业之初,她就极力说服导师入伙,随后借助导师的人脉和出众的画饼能力组建“明星董事会”。
据公开资料,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前海军上将盖里?罗海德、国富银行前CEO柯瓦希维奇先后成为其董事会的成员;而传媒大亨默多克、沃尔玛的沃尔顿家族、甲骨文创始人埃里克森等人则投出了支持的资金。
有了大佬们的站台,Theranos“天方夜谭”般的创业构想被忽略了,随之而来的是滚雪球般地曝光、夸赞和投资。公司估值不断攀升,创业的艰辛在霍尔姆斯这里似乎完全不存在。
霍尔姆斯先后登上《财富》《福布斯》等期刊封面,也成为《纽约客》和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的专访对象。在面对聚光灯时,她总是慷慨激昂又不遗余力地重复描绘着其想要改变世界的决心和雄心。
也许,对于见惯了“改变世界”和“隐形富豪”的硅谷与纽约,安娜在一次采访中所说的话能够在某些维度解释这一切发生的可能性。她说:“这个世界上的资本是无限的,但真正的聪明人非常有限。”
文中部分资料来源:
1、《How Anna Delvey Tricked New York’s Party People》
2、《Elizabeth Holmes Is Living Large While Awaiting Her Sentencing》
3、《Fake Heiress Anna Sorokin, Who Swindled Elite, Faces Deportation to Germany》
4、《The Dark True Story of the Fake Science Behind Elizabeth Holmes' Theranos Invention》
5、《Hot Startup Theranos Has Struggled With Its Blood-Test Technology》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