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中国汽车品牌尚无暇他顾,在下沉市场为生存而埋头厮杀。而如今,中国主流品牌,已有了向上的实力与雄心,且把握住了新的时代机遇。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的北汽蓝谷(600733),近年来着力改革“蜕变”。对内自省,对外开放,一次次卡准市场风向转变的节奏,以豪华智能体验为突破口实现品牌向上。
2021年,北汽蓝谷营业收入86.97亿元,同比增长64.95%,净利润-52.44亿元,同比减亏12.39亿元。过去一年来,北汽蓝谷坚持向高端制造转型的理念,进行组织改革调整,极狐品牌也顺利完成高端定位、品牌宣贯和市场的初步导入,基本面发展向好。
以极狐为重要抓手,基于北汽蓝谷对麦格纳制造体系、华为ICT技术等内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北汽蓝谷的“逆风翻盘”正在悄然发生。高端市场的全面布局,有望在新的一年里徐徐展开。
引入麦格纳制造体系 树立豪华牌面
打造面向下一代的世界级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打造世界级品牌,是北汽蓝谷赋予极狐的使命。
然而,“世界级”水准想要实现并非易事,不仅要做到差异化的极致体验,还要在制造细节和品质把控端达成“人无我有”的优势。
于是,北汽蓝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入豪华车制造专家麦格纳,将世界级的品质保障揽入怀中,全面树立起极狐品牌的豪华牌面。
2019年12月,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竣工。这是麦格纳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开设整车制造工厂,这也是亚洲首个麦格纳合资高端智造基地。
北汽蓝谷麦格纳高端智造基地全面导入麦格纳MAFACT生产运营管理体系,以一线豪华车同级的世界级制造标准,带来全面可靠的高端品质保证。
为实现更佳的车身轻量化,极狐汽车采用上钢下铝的混合车身,这种混合车身的制造过程要比全铝车身更复杂,需要更先进的工艺。
为在整车扭转刚度上达到行业最先进水平,极狐采用笼式框架结构,在笼式结构最关键的A柱、B柱等部分,均采用1500MPa以上的热成型钢。这种热成型钢大多被用在坦克、潜艇和航天飞机上,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以上的压力,相当于两只成年大象的体重。
为保证驾驶舱乘员安全,避免电池进水引发事故的风险,极狐在涉水深度上,做到了在800mm时仍可以达到涉水试验优秀水平,远超轿车300mm的行业标准。
在麦格纳MAFACT生产运营管理体系的运作下,极狐在选材、制造、测试等全流程做到了精益求精。2021年,“中国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双料大奖,以及CA-CAP首批耐腐蚀性能测评白金等级,成为了极狐豪华名片的最佳证明。
联合华为 激发智能化潜在实力
2020年—2021年,汽车行业正式步入智能网联电动车时代。在基础制造工艺之上,又有了芯片、软件、高精地图、算力算法、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变量加入。
基于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潜在需求,北汽蓝谷积极引入华为等重磅合作伙伴,拥抱一流供应商,积极向ICT企业转型。使极狐拥有世界级的整车数字解决方案,具备持续创新引领能力。
自2017年起,北汽与华为先后签署了4次合作协议,联合设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双方联合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成为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首款具备城市通勤能力的智能驾驶量产车,具备高阶智能驾驶水平和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技术能力。
北汽蓝谷还与百度携手,开展共享无人车测试研究。基于极狐阿尔法T打造的Apollo Moon,应用百度最新一代共享无人车技术第五代Robotaxi,具备真正智能驾驶能力。按照计划,北汽蓝谷会在未来三年在30座城市投入3000台robotaxi,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车队。
得到华为和百度两张智能化技术牌的深度押注,北汽蓝谷在推动极狐高端崛起的进程中又多了一重底气。在合作伙伴的品牌和技术背书下,北汽蓝谷得以领先同行一个身位。通过多方赋能,北汽蓝谷正充分发挥5G智能汽车时代的产业优势,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共同体。
强身健骨,构建体系,牵手大咖,聚势向上,2021年埋下的这些“伏笔”,都为北汽蓝谷的反守为攻提供了丰足的粮草与武器。2022年逆风翻盘的战略前奏已经打响,北汽蓝谷正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