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双雄”奶粉市场争夺战:伊利向左,蒙牛向右

2022-05-06 10:03:47 螳螂财经 微信号 

伊利收购澳优、蒙牛私有化雅士利,乳业双雄能在“奶粉界称王”吗?

来源 | 螳螂观察(ID:TanglangFin)

文 | 叶小安

中国乳业巨头间的战争,从奶源争夺蔓延至奶粉市场争夺中。

3月初,伊利完成澳优的要约收购,这展现出伊利拓展奶粉品类版图的决心;3月中旬,蒙牛、雅士利发布公告称,蒙牛与雅士利存在潜在交易,包括可能私有化,一定程度上宣告着蒙牛早期奶粉业务线布局的失败;但在此前2月,蒙牛却已在竞标另一大奶粉品牌美素佳儿的股份。

可见的是,乳业巨头间的战火不断在奶粉市场内拉满,但谁才能在这场并购潮中笑到最后?拿下千亿级的奶粉市场蓝海?

奶粉市场之争:

并购成必经之路?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我国乳制品市场从2018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现象。2019年,市场规模为6330亿元左右,2020年同比仅增长0.87%。市场分析认为,供需平衡状态下,无明显爆点出现,乳制品市场规模将稳定于6400亿元的水平。

行业进入存量市场、产品又趋于同质化,这也让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双巨头伊利、蒙牛很难实现高额的营收增长,品牌发展遭遇瓶颈期。

但企业要壮大,就不能停滞不前。3月中旬,蒙牛除了或将私有化雅士利外,其2月份也在竞标美素佳儿的全球业务。市场消息称,“美素佳儿全球业务目前竞标进入第二轮,其中报价最高的是蒙牛,报价达到20亿美金,与私募、投行一起进入下一轮。”

同样在伊利方面,今年3月终于完成对澳优已发行股份的全面要约收购。公告称,截至当日,伊利全资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贸控股有限公司”共持或控制“澳优乳业”股份达9.53亿股,占澳优已发行总股本的52.7%。

众所周知,企业并购可带来庞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企业可通过并购对自身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也促使这类举措成为行业头部玩家稳固地位或扩充业务线的必要手段。

在乳制品行业内,也早就打响了并购潮。荷兰合作银行公布数据显示,全球乳业并购活动在2019年达到105笔;2020年并购活动有所放缓,公布交易约为80笔;2021年回升到年中已宣布50多次交易。

据《螳螂观察》了解,2010年,光明乳业(600597)以增资形式控股新西兰新莱特51%股份;2013年合生元收购长沙营可营养品;2019年,伊利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品公司Westland,同年蒙牛收购奶粉品牌贝拉米;2020年蒙牛收购奶酪品牌妙可蓝多(600882)。乳企间并购的提速,巨头竞争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小,市场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而随着“史上最严婴配奶粉国标”出台,中小奶企被清退的趋势也在加快,伊利和蒙牛这两大乳企巨头正试图通过并购吃下空出来的市场份额,但这能如愿吗?

伊利向左,

蒙牛向右

伊利、蒙牛扩大收购奶粉企业的动作,目的不仅仅是业务线扩张那么简单。在保持液态奶业务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双巨头都在寻找第二或第三增长曲线。

2020年,伊利提出了新的集团战略目标——“2025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但据荷兰合作银行公布2021年全球乳业20强2021年度榜单,Lactalis以年营收230亿美元成为最大乳企,雀巢(208亿美元)位居第二,Dairy Farmers of America(190亿美元)位居第三,伊利(138亿美元)位居第五,年营收距离第三位的Dairy Farmers of America还有50多亿美元的差距。

要想追平或超越这个差距,伊利就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液体乳业务。财报显示,2022年1-2月,伊利营收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利润总额约为33亿元,同比增速超过20%。目前伊利的营收主要来源依旧是液体乳(包含白奶和酸奶)业务,该业务常年占比可高达八成,但增速却在震荡型波动。1—2月,伊利常温液奶收入同比增长15%左右,但去年第三季度液态奶同比增幅仅为2.12%;2020年第三季度同比增幅为9.6%。

但如今奶粉业务正成为伊利增长第二极。在2022年前两月的财报中,伊利新推出的金领冠婴幼儿奶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增速行业第一;而金领冠也成为唯一一家通过史上最严“新国标”的奶粉头部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3月伊利完成澳优要约收购后,更为伊利奠定成为“中国奶粉行业领导者”的基础。

一方面,澳优是全球奶粉领域的佼佼者。据尼尔森数据,自2018年以来,澳优配方羊奶粉销售额已连续3年占国内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总进口量6成以上,居全球羊奶粉销量第一。而澳优除开拥有全球羊奶第一品牌佳贝艾特,还拥有超高端牛奶粉品牌海普诺凯1897等知名品牌。业内人士曾分析,2023年伊利系奶粉将成为全国第一甚至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在双方品牌效应、供应链等优势互补下,要约合并的成功意味着伊利或将实现更高的估值。据Wind预期数据显示,2021年伊利和澳优合计规模近1200亿元,实现财务并表后,伊利在各项业绩指标的表现有望进一步优化。

可见的是,成功收购澳优,对伊利而言不仅是业务线的扩张,还是实现公司“全球乳业前三”战略目标的推手,在伊利与澳优业务布局、供应链、渠道建设等优势互补下,双方营收或也将进一步优化。

蒙牛在奶粉市场上的布局却没那么顺利。

实际上,蒙牛是在2013年收购的雅士利,斥资110亿港元拿下了雅士利当年超七成股权。当时蒙牛总裁孙伊萍称,“收购雅士利是为补齐集团奶粉短板。将有效地加强双方的业务平台,与蒙牛奶粉业务形成互补,并为两家公司的发展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现任蒙牛总裁卢敏放在2020年针对奶粉业务的发展目标曾表示,“三年内要进国内前三”。

但这个愿望却未实现,雅士利如今却面临一个私有化退市的结局。财报显示,2013年雅士利营收为38.9亿元,2014年营收同比下滑27.6%至35.54亿元,2015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7.62亿元、22.03亿元、22.55亿元、30.11亿元、34.12亿元及36.49亿元。尽管2018年营收有所回暖,但也难回到2013年的高位。

净利润方面,2016年、2017年雅士利均为亏损。甚至在2016年,蒙牛亏损达7.51亿元,并称亏损原因包括雅士利亏损、计提商誉减值。近期雅士利发布2021年盈利预警,但鉴于多美滋业务经营状况未达预期,在对多美滋进行不超3亿元的一次性减值拨备后,2021年雅士利预计亏损不超1.89亿元。

业绩的持续走低,成为雅士利退市的主要原因。3月蒙牛与雅士利的公告恰好证实了市场对雅士利将私有化的猜想。公告指出,蒙牛正就其在雅士利的股权及若干其他业务权益进行讨论,如果进行潜在交易潜在要约,雅士利股份的每股注销价为1.2港元。

但蒙牛并没有放弃在奶粉业务线内的布局,除开收购的雅士利外,2019年收购的贝拉米也是蒙牛奶粉业务线的重要支撑;今年2月,蒙牛还在竞标另一大奶粉品牌美素佳儿的全球业务。

不论怎么说,在奶粉市场布局上,蒙牛落后伊利一大步。一个或将成为“中国奶粉行业第一”,另一个在重整旗鼓再次试图收购企业来补全业务线的缺失。但未来两大乳业巨头又将走向何方?

三胎政策落地,

内卷的奶粉业

实际上经过行业多年的发展,中国乳品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但常温奶品类的市场占比依旧最高,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消费者对“新鲜”“高品质”的追求,低温奶、奶制品等细分赛道开始火热;而奶粉市场也趋向高端化、有机化,乳业品牌也进一步攻城略地。

而在奶粉市场内,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的不断落地,也利于整个国产品牌的发展。根据《2015—2020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显示,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规模从2015年1258.67亿元增至2020年1692.14亿元,并预计2025年将达到1870.77亿元的市场规模。

长期以来,奶粉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但如今国产品牌有大反攻的趋势。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12月中国奶粉进口量和进口金额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奶粉进口量为8万吨,进口金额为42.6亿人民币,同比分别下降24%和7.9%。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国产奶粉在全球奶粉品牌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进口奶粉不再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主要追求。2020年,国产奶粉品牌飞鹤市场占有率达到14.8%,位居第一。其2014-2020H1高端奶粉收入占比从27.7%提升至77.8%。

这意味着,国产奶粉品牌爆发时候到了,同样伊利、蒙牛等乳企的奶粉业务线也将迎来新春天。但不可忽视的是,“大头婴儿奶粉”与“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一直让国内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奶粉持不信任的态度。随着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的出台,这对部分中小企业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对整个行业实则是利好。

一方面政策的加严促使国内奶粉行业集中度逐步上升,利于头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的规范化,对我国奶粉品牌普及率的提升也是一重大利好。

所以这样看来,收购澳优后试图登上“中国奶粉行业第一”的伊利,未来在供应链、品牌、渠道等多方优势互补下,自身或将有更大发展潜力。但同样其也需要克服日益趋严政策管控以及国产奶粉品牌信誉等方面问题。

蒙牛则是需要在奶粉业务线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不论是收购新的奶粉企业也好,还是自身推出奶粉产品也罢,蒙牛也都需要牢守安全线。

但处于奶粉界龙头地置的飞鹤也不是被动防御,公司去年提出了中长期发展目标,计划在2023年实现350亿收入的中期目标;同时飞鹤在并购布局上也在加大力度,去年收购了羊奶粉品牌小羊妙可。

总的看来,在乳制品市场增速放缓、行业驶入存量市场的大背景下,乳业双巨头们需要更多的新故事或产品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或是稳固地位;并购则成为大家快速扩充业务线、找寻第二增长空间、稳固地位等的必要手段;但用这种手段能否在奶粉市场攻城略地,成为双方各自的“左膀右臂”,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参考资料:

《伊利成澳优第一大股东!强强联合将改变全球奶粉业格局?》——FBIF食品饮料创新

《雅士利股价大跌市值蒸发3亿多,私有化定价被指太低,业绩长期低迷》——财经天下周刊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欢迎来到财经爱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请添加微信:Tanglangcj

此内容为【螳螂观察】原创,

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未核实版权归属,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螳螂观察视频号来啦!

灰产黑产的显微镜,90后00后的小甜甜!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螳螂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