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写了一篇文章《这届年轻人为何焦虑?莫言和胡锡进都错了》,找到了年轻人焦虑的原因,但是没给出答案。
这几天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谈及当代年轻人的现状时表示,年轻人不要太努力,因为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太努力反而会对自己产生伤害。
很多人批评张朝阳说,你早就财务自由,想买啥买啥,你反而劝年轻人躺平,居心何在?
张朝阳被骂是必然的,因为劝年轻人努力、奋斗的莫言和胡锡进都挨骂了。哈哈,这届年轻人,真的太难伺候了。躺平也不是,努力也不是,怎么搞才能不焦虑呢?
偶然间,北大韦东奕再次登上微博热搜#韦神# ,我突然灵感顿悟,这个不在乎个人形象、不在乎穿着打扮、不在乎吃饭好坏、不谈女朋友、不乱花钱的“韦神”似乎从未焦虑过。
从韦神的身上,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破解年轻人焦虑的钥匙。
自从有媒体挖出数学天才——北大韦东奕后,他就成为流量明星,出现在各大自媒体里,被一轮轮炒作。
这种炒作,虽然自媒体是为了流量,为了钱,但是总比炒作大衣哥、炒作那些令人作呕的明星要好。毕竟,韦东奕这种数学天赋极高的人,朴素的人,纯粹的人,值得年轻人膜拜和学习。
有人说,韦神,那是DNA超群,我等常人怎么学他?我有他那个脑袋,也一定事业有成,我也不用为房子、为结婚、为钱焦虑。
事实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在《异类》这本书里,曾举例一个智商超群的人,曾在类似中国的《智慧大脑》节目中屡屡获奖,但是最终一事无成。
因为,他的家庭不好,家教差,家庭无法提供除了智商之外的其他必要因素,比如,持之以恒做一件事。
股神巴菲特也曾说,投资不需要智商高。科学家饶毅也曾说成为生物学家不需要高智商。
但是一个人想要成为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则必须是高智商。
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霍金,都是高智商的代表。霍金提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就经过了他的海量数学计算。
数学和其他学科有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如果基因里没有学数学的功能,基本上对数学一窍不通。
很多人高中数学考几十分,几分,虽然也考上了大学,但是他们几乎都没有参与数学考试,更不会去学习高等数学。
数学是检验智商的最好工具,而智商来自于遗传,是DNA决定的。但是智商并不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马云数学总是考几分,说明马云的智商一般,但是并不影响他做生意,因为他的情商、财商极高。
刘备也是一个智商一般的人,他肯定比不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搞出《隆中对》,运筹帷幄的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是刘备的臣子,刘备是主子。
同样,我认识的许多人,数学基本一窍不通,但是却可以考上硕士,博士。道理十分简单,因为选择了非数学相关专业。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把数学学好。很多孩子三年级数学题就已经搞蒙圈了,后面初中、高中更是一窍不通。这种孩子,就不要强迫学数学了。
这纯属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发现特长,通过曲线的办法考上大学,比如,善长绘画、善长体育、善长音乐等等,都可以读大学,读研究生。
而且越早发现特长的人,越是可以更早专注于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比如,韦神,自小就发现了数学天赋,其他学科一塌糊涂。然后专注于数学学习,取得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多次大奖,最终进入北大学习、任教、搞科研。
大家可能并不喜欢冬奥会金牌得主谷爱凌,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她的成就,以及专注精神。我看过一段采访,谷爱凌说自小就发现自己热爱滑雪,自小就立志要进入斯坦福大学。
这种提前树立目标的做法,让她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当然,斯坦福大学的录取条件非常苛刻,要么是天才,要么是富豪,普通人家的孩子除非是天才,或拥有十八般武艺,比如搞个世界冠军之类的,才可能去读。
谷爱凌跑到北京海淀补习数学,学滑雪、跳舞、弹琴等,也都是为了能就读斯坦福。
当人发现特长,专注于某个领域之后,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意味着距离成功会更近。
而在专注的过程中,人就不会再更多考虑有没有房,有没有钱,压力大不大之类的。比如,你专注于看某个电影的时候,你会忘记时间。你专注于玩游戏的时候,你会忘记吃饭。
显然,使人焦虑的最大难题不是缺钱,不是买不起房子,而是没找到自己的爱好。只要找到自己专注的事情,才能真正破除焦虑。
韦东奕抱着矿泉水,穿着朴素,啃馒头,他没钱吃饭么?没钱穿衣服么?都不是。
他父亲很早就因病去世,母亲把他带大。他不帅,也没有一个有钱的家庭,父母也没给他买房买车。但是,我相信他从不焦虑。
所以,我得出了年轻人破除焦虑的唯一办法,那就是躺平——找到专注事业——努力做到最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