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累计反弹近2000点 关税豁免预期升温

2022-06-06 08:30:12 第一财经  周艾琳

  当地时间上周四(6月2日),美国副贸易代表莎拉·比安奇(Sarah Bianchi)表示,拜登政府正在考虑“所有选项”,以评估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可能变化,包括关税减免和新的贸易调查。

   过去两周,离岸人民币持续反弹。截至上周收盘,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报6.6575。5月时,离岸人民币一度贬值至6.8386附近。这一阶段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幅度逼近2000点。

   关税豁免预期攀升

   近期不断有消息传出,面临高通胀的压力,加之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美国有望取消或部分取消对华商品征收的关税。一旦坐实,这无疑对中国的出口是一种利好,也有望缓和市场情绪。

   上周四,受到关税豁免的相关言论推动,叠加中国持续释放稳经济信号,中概互联网指数KWEB的涨幅逼近6%,人民币也持续反弹。2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夜盘收报6.6600,较上一交易日夜盘收涨258个基点。当周累计上涨481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3日收涨于6.6537,周内累计大幅上涨667个基点。

   4月美国CPI同比增速8.3%,时隔8个月首次环比下行,显示通胀见顶回落,但通胀压力缓解幅度仍不及预期,尤其是眼看着油价目前又向120美元/桶大关迈进。

   美国总统拜登近期表示,他正在考虑取消前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对价值数千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拜登政府正在寻求为通胀降温的方法,产业界也都呼吁削减关税,以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

   早前,美国先是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战略和工业产品征收了第一轮关税,此后又对包括中国消费品在内的3000多亿美元进口产品征收了关税,从自行车到服装再到蓝牙设备。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认为,一些关税伤害了消费者,应该被取消。

   比安奇表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恢复了352项针对特定产品的最高25%的关税豁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关税。140多名国会议员呼吁扩大名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在对301条款关税进行为期四年的法定审查,可能会持续数月。该机构正在分两批收集行业参与者的意见,将分别于7月5日和8月22日结束。

   回顾过去这四年,关税是特朗普执政时期的产物。自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发起了多项贸易行动。2017年8月,在特朗普的指示下,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对中国展开301调查,其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特朗普政府总共宣布了三轮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

   2018年7月6日,美国正式对34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这是原定于2018年6月15日宣布的5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的第一阶段加征关税。2018年8月23日,美国又对剩余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生效。

   2018年9月24日,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2019年5月10日又将加征关税幅度提高至25%。

   最终在2019年9月1日,美国又对13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5%关税,但根据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签署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关税于2020年2月降至7.5%。

   作为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中国自2018年以来实施了三轮报复性关税。

   一是2018年7月和8月,中国分别对3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

   二是2018年9月,中国对6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关税,随后随着美方举措进一步升级,关税又被提高至25%。

   三是2019年9月,中国对75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5%~10%的关税,但随后在2020年2月根据《中美贸易协定》降低关税。

   多重因素决定人民币反弹持续性

   在当前的通胀和政治背景下,关税豁免似乎顺理成章。

   多家机构认为,取消关税将对中国出口有利,人民币短期有望反弹。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方面对记者表示,随着近期美债收益率回落,人民币汇率走强,外部扰动逐步减轻。而市场情绪也在改善,对于利好信息的反应较为敏感。近期北向资金的大幅净流入也对市场上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前市场也由于担心美国对东南亚的光伏制造商提起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调查而持续震荡。美国厂商在请愿书中表示,中国厂家通过在东南亚设立分公司并建造光伏产品生产线,生产电池组件后再出口美国,借此来避免被征收由中国出口光伏终端产品到美国须被课征的反倾销(AD)与反补贴(CVD)关税。但机构目前对此问题的担忧也在下降。

   富敦制造业资深分析师张伟对记者提及,美国整个光伏行业约有20万从业者,80%~90%都集中在下游,尤为依赖中国的硅片、组件对等。一旦停工,就业问题将变得突出。目前各界认为,7~8月可能事态会趋于明朗化,最坏的情况或是象征性征收5%~15%的税,也可能完全不征收关税。

   不过,未来更关键的可能仍是疫情和全球衰退对于出口的影响。除了疫情封控措施对出口的潜在影响,海外进口需求可能正在触顶回落。野村近期提及,目前国外的消费从耐用品转向服务,耐用品需求有所下降。同时,主要经济体财政刺激力度减弱,对其他地区的新出口订单减少。

   例如,个人防护装备(PPE)和在家办公(WFH)产品是过去两年中国出口强劲的主要推动因素,目前势头开始减弱。在PPE相关产品方面,纺织纱线和面料产品(包括口罩)和医疗器械(包括呼吸机)4月同比增速分别为0.9%和-10.2%,3月分别为22.2%和4.9%。

   除了关税,中美贸易摩擦的体现形式还包括,美国此前将多家中国公司纳入“实体名单”(entity list)。中长期来看,多数机构认为,我们仍需关注地缘政治风险的变化。

   此外,美联储加息进程远未结束,6月缩表正式启动,6月、7月将继续加息50基点,美元升值趋势未变。目前,巴克莱、法巴、渣打、摩根士丹利等国际大行纷纷将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内目标价调整到6.6~6.9区间,区间震荡仍是共识预期。

  

(责任编辑:刘海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