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提升总需求是帮扶小微企业的出发点

2022-06-10 21:09:32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微信号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研究员

以下观点整理自温彬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9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2242字

阅读时间:6分钟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原材料、运费涨价、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以PMI指数为例,小微企业PMI指数从去年5月到今年5月已连续一年处于50荣枯线之下。因此,仍需多措并举持续做好小微企业的纾困和扶持工作。

第一,订单不足是当前影响小微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因素。随着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物流运输持续畅通,此前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经济活跃度显著提升。调研发现,不少小微企业反映订单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虽然复工了,但如果没有订单、没有收入,那么减税降费等政策就无法落地,需要把提升总需求作为帮扶小微企业的出发点。从全局角度看,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在过去两年,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均超过了20%,外需对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一季度,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下降到了3.7%,预计下阶段出口形势仍面临不小压力。内需已成为能否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因素,然而4月份消费同比下降11.1%,投资增速回落至6.8%,反映内需不振。因此,稳外需、扩内需应成为宏观政策调控的着力点。近期国常会提出33条措施,鼓励汽车消费、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地方也相继出台稳增长举措,地方政府专项债要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预计下半年经济会明显回升。

第二,纾困和帮扶政策要做到更加精准有效。从企业端来看,其生产经营成本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聚集性、接触性行业,比如餐饮、零售、旅游、文化娱乐等出现停工停产,尽管没有销售收入,但固定成本支出则是刚性的,包括工资、社保、房租,甚至银行贷款利息等。目前针对这些固定支出出台了相应的帮扶政策,比如社保缓交、房租减免、延期还本付息等,这些政策对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执行中看,仍有一些政策需要完善和细化。比如,房租减免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而数量众多的民企或个人出租方,其店铺如果通过贷款购买,用租金偿还利息,那么减免租金就会影响贷款偿还,导致这部分房东减免房租的动力不足。有些税费、利息是缓交和延期,这有可能增加经营好转后的资金压力。因此,可以对经济循环不同环节以及不同时间段进行通盘考虑,使相关政策更加衔接、更加精准,最大限度发挥好纾困帮扶政策的效果。

第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助力小微企业发展。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和环比均大幅回落,从结构上看,居民部门无论是按揭贷款还是消费信贷都出现负增长,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也下降明显,反映当前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亟需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说明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从而弱化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金融监管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近日,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对金融机构来说,要落实好这些政策,首先要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不仅是国家的政策要求,更是银行战略转型的客观需要。其次要重塑风险管理理念,近些年普惠金融贷款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信用贷款占比不足20%,要制定针对普惠金融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持续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再次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外部信息,通过供应链和生态场景提高对客户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摒弃对中小企业授信担保物的依赖,并切实降低融资成本。举个实例,一家做游泳池氯化过滤设备的企业,当前订单不足,导致企业经营步履维艰。同时,它又要对现有工人稳岗,不能因为没有订单而停工歇业,只能通过增加库存的方式继续生产,期待未来需求会回升,但这就会增加企业经营资金的压力。那么银行能否针对库存、动产进行质押融资或信用贷款对于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变得十分重要。总的来看,金融对小微企业支持还有很大改进和提升空间,亟待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第四,小微企业应主动做好汇率风险管理。过去两年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资本项目持续流入,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但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资本项目流入有所放缓,甚至个别月份还出现了净流出,给人民币带来了贬值压力。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好事,可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但我认为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顶住疫情冲击,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功不可没,他们在解决就业、稳定民生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千差万别,劳动力素质也参差不齐,我们当然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走专精特新道路,但也要看到铺天盖地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存在也是客观需要,它们在保障普通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出口企业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非常敏感。中小微企业出于对汇率风险认识不足、或者对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产品不熟悉等原因,通常不会采取必要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措施。去年尽管很多中小企业出口订单充足,但因为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挤压了利润,甚至出现亏损。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这对于稳定出口、稳定外需有一定作用。下阶段,人民币汇率弹性会进一步增强,对美元汇率将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小微企业需要逐步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主动做好汇率风险管理,避免因为汇率波动对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海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