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总书记回信的“麦王”徐淙祥:科学种田,我会一直做下去

2022-06-28 23:40:53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赵利新)6月28日,69岁的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徐淙祥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村里小麦收成都亩产过千斤了,尤其是今年示范田里种植的小麦,亩均产量都超过800公斤,有的过了900公斤,创历史最好纪录。同时,让徐淙祥喜悦的不只是粮食丰收,前一天,他还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回信。

6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徐淙祥回信。习近平在回信里亲切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对粮食生产,我一直都很关注,基层调研时也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这些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举措,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徐淙祥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村民,却不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一直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2010年牵头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当地种粮大户,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种粮标兵等荣誉称号。2011年4月,习近平到张槐村考察时,曾向他和乡亲们了解小麦种植情况。

近日,徐淙祥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十多年来从事粮食生产、帮助群众脱贫等情况和体会,表达了继续做好农业研发推广工作,带动更多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决心。

近些年,徐淙祥的示范田屡屡打破安徽省高产纪录,他被当地称为“麦王”“玉米、大豆状元”。他所总结出的小麦绿色高效节本增收种植规程、小麦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及栽培法,被农业部门印发成小册子,在当地村镇推广。

“科学种田应该注重科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从而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在徐淙祥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徐健,也成了种田能手。孙子徐旭东,毕业后也回到家乡,跟着爷爷和爸爸学种地,成了一名“新农人”,主要从事种子和农业科技研究。

“精心种科学管,丰产丰收才保险。”徐淙祥告诉记者,自己目前管理着1000多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田,一直在不断探索创新粮食生产绿色高产技术与模式,实现粮食高产。据悉,徐淙祥在2014年参与研制的“太丰6号”优质高蛋白大豆,通过安徽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获安徽省品种审定证书,在全省推广应用;当年7月,他的现代农业示范田入选全国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其实一项新技术和一个好品种的发明,需要许多人、许多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示范田的技术水平,还有提高空间。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对于科学种田,我还会一直做下去、学下去。”徐淙祥说。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付春愔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