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北京加快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2022-07-11 11:49:37 中国经济网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次考察北京,18次对北京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打出“五子”联动组合拳,形成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叠加效应。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一项项新的历史性成就,见证了一个大国首都、一座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转型。

“腾笼换鸟”促增量

明亮的服务大厅、宽敞的图书馆、精心设计的党群中心……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地区的福成商贸市场,过去主要从事服装批发业态,如今已变身为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区级图书馆,成为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文化服务、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城市空间。在去年年底全面完成疏解任务后,大红门地区加速转型升级,进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首都商务新区的新阶段。

大红门地区的改变,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个缩影。唯有持续处理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的辩证关系,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才能从本质上实现首都功能发展。

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率全国之先,主动“瘦身健体”,开启由“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减量发展之路。自2014年发布全国第一个为治理“大城市病”制定的产业目录以来,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已累计近2.4万件。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穆鹏说,禁限目录在严守功能底线的同时,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开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高精尖产业的新设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提升至2021年的62%。

非首都功能谋减量,高质量发展聚增量。在北京市西直门外南路,昔日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完成疏解闭市,腾退的3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成为代表北京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首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金科新区”。按照规划,到2025年,这里将成为全国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示范高地;到2035年,将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制度标准策源地与创新人才首选地。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拆除违法建设超3亿平方米,加快补齐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便民商业网点7000余个,为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发展高精尖产业腾出更多宝贵空间。

“两区”释放新活力

在北京中德产业园南区中德大厦内的“未来工厂”车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距离感受到工业4.0场景的魅力所在:当系统发出指令后,小巧的搬运机器人便自动跑到智能工站下方,将其“驶”出生产线,再将旁边的智能工站平移进来,组合成新生产线。借助“两区”建设契机,北京中德产业园已累计落地项目34个。

2020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宣布,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此,北京“两区”建设扬帆起航,搭建起首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宽,资金跨境流动更顺畅,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乘着“两区”建设的东风,北京推出上百项首创性或突破性政策,落地110多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形成了10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实现“两区”建设良好开局。

在北京CBD招商服务中心,醒目的大屏上显示着各国关税信息。选择相应国家和商品后点击查询,RCEP协定税率、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等不同类型税率便出现在屏幕上。看似简单的操作,却为外贸企业节约了不少成本。作为北京首家集政务服务和招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服务项目,北京CBD招商服务中心一方面为“走出去”的企业拓展海外合作渠道,另一方面为“走进来”的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支持。“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北京CBD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21年全市新认定的1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有8家落户CBD。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的运河商务区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逢介绍,运河商务区已有注册企业1.66万家,注册资本金达4013亿元。金融企业数量较前两年翻了两番,产业结构从以地产开发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总部经济和金融业为主。未来,这里将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商务新枢纽”。

从压茬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到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全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北京标杆”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有数据为证: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全市GDP比重40.4%。其中,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2万亿元,继2018年突破万亿元规模后,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翻番,产业规模居各省区市之首。

与此同时,北京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海量数据(603138),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实现新型数据交易模式实践落地,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开展,长安链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和产业培育模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310328)。

城市生活更幸福

时值夏季,正是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最美的季节。胡同里,一座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外绿树繁茂,街坊邻居在树荫下聊着家常,小孩子在家门口肆意玩耍。门院墙壁上,一副“锦绣河山遍地画,幸福生活满园诗”的对联,道出了胡同居民如今的生活写照。

文华胡同是北京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的代表之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整治处副处长陈志娟介绍,过去5年,通过连续集中整顿治理,北京已有3958条背街小巷环境面貌得到整体改善,涌现出雨儿胡同、文华胡同、熊家胡同、三里屯西街、五塔寺路等一批具有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文明街巷和最美街巷。2021年的民意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总体满意度达到95.6%。

闲置车棚变身复合空间、老旧小区生出口袋公园……在高质量发展中,北京不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建成开放崇雍大街、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八角街道腾退空间等一批设计精巧、特点纷呈、群众满意的试点项目,大幅提升了城市风貌和生活品质。

以“减法”换来高质量发展的“加法”,彰显首都城市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公共服务布局更加优质均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提高到98%;2021年北京PM_2.5年平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标,较2013年下降63.1%;“十三五”时期,2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得到综合整治,渐进式城市更新百花齐放,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更加亮丽。

围绕实现“都”的功能来布局推进“城”的发展,以“城”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都”的功能。发展道路已然清晰的北京,正以更加积极创新的姿态面向未来,持续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杨学聪)

(责任编辑:刘江)

(责任编辑:郭健东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