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相关行业如何进一步协同、提质发展成为关注重点。
在23日举办的第三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医疗健康产业峰会上,院士、药企针对科研领域的协同创新机制、创新策略应对等提出诸多观点。
科研协同创新是关键
新时代下的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并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如何在解决病人需求(尤其是疑难杂症)的同时,还能同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医院创新能力,这需要一套协同创新体系来作支撑。
樊嘉称,一方面,从基础布局来看,要注重学科规划、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比如平台建设,我们在院内搭建了临床研究的信息支撑平台,该平台涉及科研数据自动采集、多模态数据集成分析工具、专病随访多中心EDC等;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医师-科学家’双轨制的培养模式,将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梯队。”
另一方面,樊嘉表示,从支撑体系来看,医院还需要建立起新技术培育管理体系、临床研究体系、成果转化体系和医工结合体系。
“比如,在新技术培育管理体系上,医院从临床研究、亚专科评审、各项检查等多渠道挖掘新技术,并全程辅导创意提出、项目申报和政策落实等。再比如,在临床研究体系上,建立‘科研处-临床试验中心-临床医学研究院’三位一体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从2017到2021年,我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增长218.7%。”樊嘉说,而在成果转化体系上,中山医院也已经形成了从申报专利、专利推介到专利转化的标准流程,并做好全程管理与服务。
药企创新策略应对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首次IND(新药临床研究审批)新药数量已由2012年的106个提升到了2021年的644个。对于“科研”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创新药企也有自己的理解。
恒瑞医药(600276)总经理戴洪斌表示,中国新药研发对于全球的贡献度不断提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认为,创新药的核心价值还是要去解决未获满足的临床需求,并且要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优势(协同临床专家、监管机构),这也有利于实现国产替代。”
复诺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 CEO黄鸿伟表示,药企研发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点,“以一款在研中的药物递送系统为例,尽管该系统在实验室阶段已经实现了小规模的产出,并且在临床前动物数据上的表现都很不错,但在扩大生产、规模化的阶段会遇到瓶颈。”
“药企还需要在监管层面考虑质量、合规等问题。”黄鸿伟说,“一个技术点层面的创新还不足以形成一个产品,药企创新需要将关注点延伸至整体供应链。”
阅尔基因董事长柴映爽则表示,商业、科研归属于不同体系,商业有一定的目的性,包括要在一定时间内有产出、有回报,但创新诞生于科学家天然的好奇心,“比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这一技术的应用就远远晚于技术的诞生。”
柴映爽说,企业布局科研创新,需要从立项、竞争规模、具体投入、时间周期等层面进行全面考量,包括能否利用现有平台进行风险管理、法律合规等。“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国内高端科研人才的薪资成本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有一定优势,因此,一些企业也会选择将海外技术引进至国内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开发。”
针对药企关心的国际化研发策略,也有上述药企研发人士表示,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国不同的疾病谱、注册监管要求、未被满足的需求等来制定合适的研发策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外授权”,借助海外企业的本地力量加快研发速度,以此来实现商业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