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只要能救同胞,我们外交人员什么都可以献

2022-12-22 00:31:33 环球网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桂园酒店发生的“12·12”恐怖事件导致5名中国公民受伤,他们的安危牵动人心。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救助海外同胞的过程中,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王愚等外交人员主动献血,共谱外交人员和海外同胞血肉相连的感人篇章。

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王愚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以我血救同胞,满腔热血为同胞”,平时为同胞献心血,关键时刻为同胞献热血。这是体现驻阿富汗使馆“外交为民”,为海外同胞办实事、解难题,与海外同胞心血相连的真实写照。

环球时报:请问目前伤员的情况如何?

王愚:事件发生后,我和使馆人员前往医院逐一看望慰问了5名受伤同胞,并同医院负责人和主治医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院方表示会全力救治中国伤员。

截至目前,2名伤员已出院,其中1人已回国,另外3人在医院精心护理下情况日趋好转,不日可望先后康复出院。使馆会继续密切跟踪伤员情况,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提供必要协助,争取让他们早日康复。

环球时报:在救治中国公民的过程中,当地医院是否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王愚:困难确实是有的。当时院方表示,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大量输血,而医院血库不足,如果能用上中国人的血,将对救治和恢复大有帮助。

我和同行的2名外交人员、3名武警毫不犹豫,主动提出献血。当时我们心里只是想着,只要能救同胞,我们什么都可以献。医院方当场验血、配对,6人全部合格,血袋是450cc容量的,我们每人都献了满满一袋。“我以我血救同胞,满腔热血为同胞”。平时为同胞献心血,关键时刻我们可以为同胞献热血。

环球时报:亲见中国外交人员和海外同胞血肉相连的感人故事,当地院方有何反应?使馆又与院方保持着怎样的沟通?

王愚:院方因我们献血的义举深受触动,承诺一定会优先保障中国伤员救治用血,并重申会尽最大努力救治并照顾好中国伤员。我们对院方说,如果医院其他病人需要输血,我们的血也可以用于他们。

连日来,使馆安排专人与院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伤员情况,协调在阿侨胞和家属,为伤员的护理、翻译及后勤保障等提供支持和照顾,同时我们还通过国内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协调联络了国内有关地方政府的医疗资源,随时准备为伤员进行远程会诊。

环球时报:回到12月12日恐怖事件发生当天,接到在阿中国公民报案之后,使馆采取了哪些行动?

王愚:“同胞安危高于一切”。接报后,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紧急分析研判并部署应对。全馆人员各就各位,全部到岗开展工作。我本人紧急同阿临时政府高层通电话,敦促阿方立即展开行动,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援酒店内的中国公民,做好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立刻全面加强对在阿中国公民和企业的安全保护。

同时,使馆第一时间派遣由经验丰富和熟悉情况的2名外交人员组成临时工作组,在使馆武警小组护卫下,明知酒店现场和路上有巨大风险依然逆行而上,前往现场协调阿方开展工作。

使馆工作组抵达后,现场还多次响起巨大爆炸声和枪声,当时阿方安全部队正同楼内恐怖分子激战,形势十分危急。工作组在现场一边通过微信了解酒店内的同胞情况,指导避险并安抚情绪,一边与阿方安全部队协调对接,对同胞进行点对点精确救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恐袭分子被悉数击毙,酒店内10多名中国同胞被全部救出,受伤同胞被立即送往医院。工作组先后前往两处安置点看望安全脱险的同胞,转达祖国政府的关怀慰问,并协调阿方对他们进行妥善照顾。当晚,使馆工作到深夜,确保每位同胞都得到妥善安置,受伤同胞都得到良好救治。

环球时报:在处理事件的相关工作中,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细节?

王愚:血浓于水,手足情深。袭击发生时,大家在领保群里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相互帮助。伤员治疗期间,同胞也纷纷主动登记献血,还有同胞应医院要求连续几天进驻医院,随时提供翻译服务,同胞还自发为伤员购买营养品。这一切,都是我们海外同胞在困难面前拧成一股绳,在危难时刻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又一事例。

“外交为民,永无止境”。中国的外交人员无论身在何方,都心向祖国,心里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驻阿使馆时刻把维护在阿同胞的安全、健康及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会继续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全力做好各方面工作,也希望各位同胞吸取这次恐袭的教训,增强安全意识和素养,提高安防能力和措施。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