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假药、使用未注册器械,开年首批医美典型案例被曝光,行业监管风暴已至

2023-02-08 16:41:32 北京商报网 

2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9起医疗美容典型案例,包括生产、销售假药,使用未依法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的医疗器械以及擅自执业等。一直以来,医美行业整体规范程度不够、乱象频发。自2021年以来,国家接连发布了行业监管政策,包括去年下半年,业内传出有关部门将对医美行业进行清查,清查的方向分为税务等方面,行业监管正不断趋严。

最高罚2亿元

此次被曝光的典型案例主要集中在假药的生产、销售,使用未依法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的医疗器械等方面,其中最重的被罚款2亿元。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介绍,江苏省南通市、广东省广州市公安机关工作发现,王某、吴某某等人自2019年以来以化妆品公司为幌子,设立窝点非法生产未经批准的肉毒毒素、玻尿酸、水光针等医疗美容用针剂,通过微信等方式联系,层层分销至美容机构。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捣毁制售假药窝点9处,打掉生产、包装、中转、仓储、分销犯罪团伙6个,查获大批肉毒毒素、玻尿酸等针剂成品、半成品,涉案金额2亿余元。

此外,河北衡水尚艾美医疗美容有限责任公司因使用未依法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的医疗器械被罚36万余元;江苏丹阳星范整形美容有限公司因使用过期药械被没收违法使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5日、罚款18.2万元。

湖南柒和医疗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柒和公司”,已另案调查处理)与长沙棉花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推广合作协议”,虚假刷单,长沙市开福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长沙棉花糖传媒有限公司作出罚款21万元的行政处罚。

行业监管趋严

自2021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医美市场的监管,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从《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到《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再到《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的落地,行业监管不断趋严。

2022年下半年,市场传言有关部门将对医美行业进行清查,这个清查会涉及到B端机构和上游,所有的医疗美容医院和上游都会有相应的动作。清查的方向分为税务、工商、卫监(产品)。另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发布《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指引》,对医美宣传形式的监管覆盖线上线下的各个方面。

搜扬美商研究院院长张凯宇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医美行业“虚假宣传”主要体现在利用各种线上、线下渠道,医美机构将医疗美容机构资质荣誉、医生资质资历、医疗美容产品及美容功效等内容,通过展示、演示、说明、解释或者推介等方式,进行虚假商业宣传;通过伪造虚假交易数据等流量数据,进行虚假商业宣传;通过编造用户评价或“口碑”等,进行虚假商业宣传。

整个医美产业链,既包括以研发实力取胜的上游厂商、中游提供专业服务的医美机构,也包括下游的互联网医美平台。据张凯宇介绍,上游厂商拥有稀缺的生产牌照,符合严格的监管标准,因而营收毛利率及净利润率均占据行业优势地位;中游医美机构由于获客成本高昂,普遍陷入“价格战”,营收及利润率较低。下游互联网医美平台通过将线下数据“线上化”,彻底解决了医美行业信息不透明、价格不透明的问题。所谓的“价格虚高”主要体现在非法运营的医美机构,尤其是“渠道医美”中。

在张凯宇看来,个别案例确实是引发监管层关注的主要原因。医美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医美机构在税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未来医美机构会加强对包括医美行业在内的新兴行业的监管,这也有利于整个行业走向合规化。“我们与多位医美行业从业者交流后发现,大家都期待也将全面配合这一波监管调整,渐趋合规的中国医美将迎来新的春天。” 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