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至今,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稳占据科技圈“C位”,从大模型到应用,国内也掀起了一场科技竞速,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曾公开表示,未来三到五年里,各种行业都要被GPT重塑一遍,谁不拥抱人工智能,谁就要被淘汰。
5月27日,在2023中关村(000931)论坛期间举办的ChatGPT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交流会上,贝克资本创始人、董事长、CEO张克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是明确的趋势,企业“蜂拥”其实是必然的选择。除此之外,对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以及投资现状,张克也给出了他自己的见解。
Q:人工智能成为新风口,企业争相布局的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对于AI是真火还是虚火的争议,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A: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明确的趋势,企业蜂拥是必然的选择。美苏军备竞赛时期存在过一个威慑理论,如果对方攻击你,只要对方不将你完全消灭,那么总有一天你的能力会超越他。美苏之间基于这种核威慑形成了平衡,在人工智能领域也是这样,如果别人都在做,你不做,那你就落后了。
Q:从技术角度讲,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哪一阶段?
A:生成式人工智能其实是信息赛道的一部分。最早是无序的数据,此后经过有效的存储收集整理后变成信息,这一阶段的信息更多是单向的。后来经过演变,逐渐衍生出反馈的过程,但更多还是属于信息提供给人,然后人来判断决策的性质。再往后就是交互式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了,这两种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大脑”了。
但我们也无需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神化,虽然它能够对你进行经过“思考”的主动反馈,但这种反馈依旧是建立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基础上,而不是无中生有的,这个过程无法改变。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Q:自ChatGPT走红之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对此您怎么看?
A:最初流水线上的机器人已经替代不少人工了,那时候我们尚且能说机器人只会执行机械的指令,越是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就越容易被替代已经成为共识。但现在“GPT们”衍生了更多的功能,比如情感陪伴等,也势必会产生更大的替代问题。我相信技术会不断进步,但我也认为,未来人们一定会发现人工智能不能无限制发展了。
这有点像金融市场上新出的衍生品,没有看清风险的时候自然就会受到追捧。金融的本质是对风险定价的交易,当你识别到风险的因素,就一定能够控制他,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遗憾的是,目前定性和定量的风险我们都无法准确地评估。
Q:目前投资领域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态度是怎样的?
A:贝克的每个项目都要求追求审慎进取的原则。我们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包括行研、司研和投研,遇到一个项目,先做行业研究,看清楚赛道的宽度、成长性以及红蓝海再做公司研究,找到它的核心优势和护城河,判断它是否能够做到行业里的前三。最后就是投研,包括估值、交易结构、风控、投资预期、退出条款等。外界之所以会产生人工智能领域“热钱涌动”的感觉,也是因为资本存在一定程度的“无脑”投资。
我们有投过一些AI领域的企业,但具体要投多少,也是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我们不想去碰那些看不清应用场景的标的,实话说虽然我们能够判断人工智能有其技术的先进性,但对于行业本身,我们还不能完全弄清楚、弄明白。
Q:您认为在科技行业尤其是硬科技行业的投资有何要点?
A:投资是一门很讲究审慎的学问,成功和失败处于严重的非对称性,是典型的乘法原则,任何一个环节为“0”,最后的结果就会变成“0”。在投资领域,假设一共十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成功率都是50%,那么最终的成功率就已经小于千分之一了,更何况50%的概率在行业中也已经算高的了。
这也是我强调联审联投的原因,一方面能够规避风险,更重要的是剩下的资金可以投其他的项目,因为后面的路还长,当下的永远不会是最好的项目,固定总数资金的分散投资一定是最稳健的。但这种并不等同于强调多样性的Club Deal模式,后者是典型的羊群效应,因为别人投所以自己也投,这种不是降低风险而是放大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