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性踢掉高跟鞋 要好看也要舒适 有女鞋企业成功转型

2023-10-13 07:33:00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女孩们,你们有多久没穿高跟鞋了?

在地铁、商场、公园……甚至是写字楼里,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穿高跟鞋的女性越来越少了。“感觉妈妈那一辈才喜欢穿高跟鞋,年轻人喜欢舒适,现在潮鞋太多,何苦穿高跟鞋自虐?”在武汉光谷工作的“95后”白领潘女士表示。

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梦时代等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区及写字楼观察发现,数百位女性中,穿高跟鞋的女性比例不足1/5。曾几何时,脚踩时髦的高跟鞋,是无数少女对于“职场丽人”的憧憬。而如今,不舒适、磨脚,成为不少女性“踢掉”高跟鞋的主要原因。一度风光无限的女鞋企业,也开始全面转型谋发展。

女性穿高跟鞋

比例减少

10月8日中午,在梦时代门前广场,极目新闻记者看到,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在B区5号门门口,10分钟内,记者观察了100位女性,其中仅16位穿着高跟鞋。余下的女性以穿运动鞋、厚底鞋、乐福鞋为主。

为何不穿高跟鞋了?

“我读大学的时候,恨不得天天穿高跟鞋,那会儿觉得很好看,可工作以后出外勤比较多,穿高跟鞋实在是不方便,慢慢几乎不穿了。”85后新媒体工作者章凝告诉记者,她身高1.61米,在女性群体中,不算高也不算矮,“大学时的男朋友很高,1.85米,那会儿养成了穿高跟鞋的习惯。但是自从不穿高跟鞋之后,发现舒服多了。”

不少95后则觉得,穿高跟鞋是上一代人的穿着喜好。

“我妈妈喜欢穿高跟鞋,小时候我也会偷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但是现在舒服的鞋子这么多,样式也挺好看的,不像以前只有高跟鞋和运动鞋那么单调。”95后武汉市民小陈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如今鞋子设计越来越潮,“既然选择这么多,为啥还要穿不舒适的高跟鞋?”

不舒适、磨脚,成为不少女性放弃高跟鞋的主要原因。

10月7日-9日,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等商业街区及写字楼,极目新闻记者陆续观察了100多位女性,发现其中穿高跟鞋的女性比例不超过1/5。即使穿着高跟鞋的,跟高也不算高,多在5厘米左右,且以粗跟居多。

鞋类柜台产品

百花齐放

10月9日,在武汉街道口、航空路等处的多家商场,极目新闻记者在鞋类专柜观察发现,货架上早已不再是高跟鞋的天下,休闲鞋、老爹鞋、乐福鞋也一同出现在货架上,可谓“百花齐放”。而选购高跟鞋的女性,以中年及以上女性居多。

“高跟鞋销量确实不如十几年前了。”做了近20年鞋品销售的武汉人张杉告诉记者,她先后在多个品牌做过销售员,说起高跟鞋卖不动的原因,她觉得是因为原来的客户群现在年龄大了,几乎都做妈妈了,“中国的很多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带孩子比较多,会觉得舒适更重要。”

张杉说,她和同行们也尝试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年轻的“95后”“00后”身上,多为她们推销,不过收效甚微。“年轻人更喜欢厚底鞋这类既能增高,又更舒服的鞋子,偶尔买双高跟鞋,也是工作需要,日常穿得少。”如此一来,购买频率就高不起来。

曾经,中国女性对于高跟鞋的热爱,带动了最早一批女鞋品牌的起飞。百丽、达芙妮、千百度、TATA、星期六(002291)……如果当时女人的鞋柜里没有一双商场一楼女鞋品牌的高跟鞋,那么就是不够时尚的象征。

在知乎上,有一则提问:“为什么现在穿高跟鞋的人越来越少了?”获得高赞的回答只有3个字:“因为累”。有网友表示,或许高跟鞋的发明者们料想不到,有一天中国的职业女性,可能是以共享单车或是乘早高峰的地铁来开启全新的一天。

多元化发展

或是出路

女性们对鞋子的选择,直接反映在鞋企的业绩上。

广东佛山的品牌星期六曾是女鞋的代表,以高跟鞋为主打产品。东方财富(300059)Choice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1年,星期六整体营收从18.4亿元降至5.4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星期六股份计提了近3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再加上其他资产减值,该公司亏损约7亿元,创下上市以来最大亏损。后来,星期六决定大转型,收购了MCN公司,做起了直播带货的生意,并将公司名称改成了遥望科技。

不少“80后”“90后”鞋柜里都曾有过的达芙妮,也被一些网友称为“时代的眼泪”。2021年其营收为1.1亿元,只有2012年的百分之一左右。公司的实体门店数量也从巅峰时的6800多家,一路下滑到2021年的不足200家。

另一时尚皮鞋品牌红蜻蜓(603116)2022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该公司创下上市以来首次亏损。2021年实现营收25.1亿元、净利润为0.48亿元,分别比2018年减少了5.3亿元和1.5亿元。

另一方面,多家公司财报显示,运动鞋、休闲鞋企业的业绩则日益向上。基于这种消费趋势,传统女鞋企业该如何谋发展?

“一方面,已经有鞋企在研发更为舒适的高跟鞋,尝试解决高跟鞋不舒适的痛点。”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表示,随着年轻女性“悦己”消费趋势的增强,女鞋企业也应积极转型,例如有品牌就将医疗美容的技术应用于高跟鞋的设计和生产中,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舒适性的要求。

“此外,还有传统鞋企选择多元化经营的路子。”吴先明分析,比如,星期六就在布局短视频和直播电商业务,达芙妮则通过授牌的方式探索轻资产运营,也实现了扭亏为盈。“可能有一天,这些企业就能凭借新的增长点,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责任编辑:刘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