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行情会不会如约而来?这里还需震荡夯实丨正经周评

2023-11-12 09:41:15 正经社 微信号

文丨于多多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2600字)

本周上证周线虽然收了一个小阴线,可依然是上涨的,从而实现了周线3连涨,基本验证了正叔关于短期底部反弹的预判。此外,创业板和科创板强于主板,沪指上涨0.27%,深成指上涨1.26%,创业板指上涨1.88%,科创板上涨1.64%。

目前大盘受制于3050点的强压力位。在这个位置,这段时间反弹的胜利果实,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震荡夯实。

板块方面,传媒板块、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概念,煤炭板块在本周内表现较为活跃。

周一,传媒板块继续高举高打,持续走强。医药板块继续强势,机器人开始有所分化,算力和华为概念异军突起。

周二,算力方向开始发力。盘后有消息爆料,百度已经开始从几个月前就开始采购华为昇腾芯片和服务器,算力国产替代加速。

周三,算力有所分化,传媒继续加强。短线高位股开始出现亏钱效应,天龙股份(603266)出现天地板。

周四,前期强势股开始分化,市场亏钱情绪开始蔓延。低位的煤炭板块异军突起,领涨大盘。

周五,市场整体大退潮,没有太强的方向。煤炭,存储芯片等方向比较强势。

本周热点板块还是主要集中在正叔上周提到的在华为概念(包括芯片概念、Wi-Fi7概念、智能驾驶概念、5G智能手机概念)、算力概念、短剧概念,医药等方向。煤炭,光伏板块有资金减仓的迹象。

个股方面挫,“毒地”事件骇人听闻,闹得沸沸扬扬,使得原本就有些跌跌不休的陆家嘴(600663)的股价,再遭重挫。苏钢集团方面把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也给事件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可参考《陆家嘴百亿索赔事件,苏钢集团一年前曾有回应》、《一口否认陆家嘴!苏钢集团缘何如此硬朗?》)。

基于算力和短剧板块近期的异常强势,《正经社》分析师特意来分析一下这两个板块的逻辑。

先说算力板块,其核心逻辑就两个: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和国产替代。

人工智能现在的发展阶段属于跑马圈地,大家都争分夺秒地想在这次竞争中占领先机,因此对算力的需求将是成数量级的增长。

11月9日,OpenAI公司的GPT由于流量过大导致网络发生严重故障。其CEO山姆·阿尔特曼宣称,新功能的发布遇到了远超预期的使用量,并且由于负载问题,短期内可能还会出现服务不稳定的情况。

英伟达股价马上又要创新高,目前市值已经超过1.1万亿美元。

微软股价已经新高,高达2.7万亿美元。

与此相对应,美国限制英伟达出口给中国算力芯片,导致算力的国产替代加速。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公司将填补这个缺口。

目前,华为提出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昇腾AI算力赋能产业生态。华为在全连接大会上提出了AllIntelligence战略,推出了全行业通用的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发布了可支持超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全新一代计算集群Atlas900SuperCluster和兼容业界主流的AI框架、加速库和大模型的CANN7.0架构。

有乐观者宣称,未来华为有望成为世界算力第二选择。

接着说说短剧概念。

其实早在2022 年 6 月 1 日,广电总局就对网络剧片正式发放了行政许可,其中就包括网络微短剧。

短剧产生的核心逻辑就是:工作、生活竞争越来越“内卷”的情况下,时间对用户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愿意牺牲一些体验换取更便捷的娱乐方式以满足情绪价值。

短剧爽点密集,门槛低,周期短,投资少,并且每剧集所需费用也很少。这些特点,几乎覆盖了所有能疯狂传播的条件。并且也具有一定的成瘾性,成瘾性的行业,必然受资金青睐。

最近几年短剧发展指数级增长,全年备案数从2021年的398部迅速井喷至 2022年的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按照2023上半年短剧行业发展速度看,今年备案数还会进一步攀升。

近期而言,短剧板块的炒作主要围绕四个方向展开:内容、剧场、游戏开发、买量等。

关于大盘后续的走势,《正经社》分析师整理了多方观点。

1、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年底前,股市将出现一波10%-15%幅度的上涨行情。

其理由有二:

第一,11/8再融资新规出台,加上之前出台的减持新规,把A股资金主要流出项都做了收紧,并且从8月开始资金流出放缓,资本市场呵护政策的效果初现。

第二,历史上A股即使再差的年份,年内也至少有2波行情,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才出现过1次。他建议,重视银行、券商、科技成长。

2、华泰证券(601688)分析师认为,目前盈利复苏的逻辑不是引领行情的动力,而美元及美债的变化可能催生趋势性机会。他认为明年二季度将会出现上升行情,重点关注出口出海(机械/电子)、供给出清(锂电/船舶/猪)、技术周期(智能驾驶)等。

3、中信证券(600030)认为,地方化债和地产防风险政策框架已逐步清晰,全球流动性环境明显改善,市场情绪有所回暖。建议增配前期跌幅较大的科技和医药,科技方面近期AI和卫星互联网领域存在事件催化。

4、国泰君安(601211)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认为,指数高度不高,主题与成长好于指数。当前市场面临的中长期不确定与预期层面的变化并不大。目前股票市场仍处在空头回补与修复式行情的过程。

5、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刘彦春认为,过去三年,企业经营以外的因素对股票定价造成了巨大扰动,目前这一过程已近尾声,权益市场即将苦尽甘来。股票可能会成为四季度表现最好的品种。

6、IMF认为中国第三季度的增长表现强于预期,并将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测从5%上调至5.4%,2024年GDP增速预测从4.2%上调至4.6%。

7、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认为,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筑底企稳,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指日可待。

8、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说,三季度经济增长动能强于预期,将2023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从4.8%上调至5.2%。

9、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关键来自高质量发展,来自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包括制造业的升级,也在于服务业的升级和消费质量的改善。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后续市场的走势变化,依然是围绕着三点展开:

第一,全球最重大会晤。

第二,美联储利率政策。

这个大的趋势应该是放缓加息,但是美联储的决定又跟美国的宏观数据有密切关系,这个可能还会有反复。

11月9日鲍威尔表示,如果必要的话,美联储已经准备好进一步提高利率。

虽然美联储一直是鸽派和鹰派的相互博弈,但是市场普遍的认为,美联储应该不会再加息了,即便是加息,最多也就1次,也就是最后一次。

第三,国内地方债务化解问题和房地产行业的纾困问题。

这两个问题是目前国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影响资金信心的最大障碍。目前看,国家正在有序推进一系列措施,稳步解决。

最后梳理一下周末消息:

11月11日,针对转融通问题,沪深交易所修订了一系列交易业务、自律监管指南。

11月11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座谈会强调,积极配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11月10日,央行宣布,拟取消 QFII/RQFII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办理资金登记的行政许可要求。

11月10日,工信部宣布,推动专用卫星终端和大众消费卫星终端综合使用。【《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正经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