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连续九年位列外企社会责任榜单十强 双碳案例入选《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2023-11-20 17:43:40 商业观察网 

11月16日至17日,台达受邀参加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举办的第六届北京责任展暨《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发布会,在会上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中连续九年名列外企十强,并入选综合三十强,充分肯定台达在责任管理、本质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等方面驰而不息的努力。台达打造五星零碳工厂的优秀实践亦入选蓝皮书案例,为企业落实“双碳”目标提供借鉴。台达制定 2050 年全球网点达成净零排放(Net Zero)的长期策略与目标,承诺2030年前将范畴1与2碳排放较2021年降低90%。2022年,台达已达成碳排放量下降13.5%的年度目标,全球网点可再生电力比例达63%,逐步迈向RE100与碳中和。凭借卓越的节能减碳成效,台达荣获主办方颁发的“ESG双碳先锋”奖。

台达在中国社科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中连续九年名列外企十强,双碳案例入选《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并获颁“ESG双碳先锋”奖

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指出,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发展永恒的追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出的新要求,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变的方向标。各类企业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高质量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台达中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吴美慧表示,台达始终坚持业务发展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断投入创新研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重视供应链管理,亦不遗余力培育人才及开展公益项目,致力环境、社会及经济各面向协同发展。2022年,台达全球营收达128.9亿美元,在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碳排放持续下降,已达成碳排放量下降13.5%的年度目标,完成经济成长与碳排脱钩。台达通过内部碳定价制度,推动支持迈向净零的五大减碳策略,包括推动节能方案、导入可再生电力、推动绿色建筑、投资低碳创新、投资碳抵消与永久碳移除。2022年,台达中国大陆主要厂区已实施节能减碳方案179 项 ,自建太阳能(000591)光伏发电1,558 万度,并购买绿电8,133 万度,整体碳密集度较2021年下降36%。

台达持续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以“Keep Exploring 在台达 永续发展你的未来”为雇主品牌主轴,积极培育人才,荣获新华网(603888)“2023企业ESG杰出雇主品牌建设案例”、HRoot“大中华区卓越雇主”、HRTech“员工体验最佳团队奖”和“员工关爱奖”等。台达亦长期支持教育、科技、环保与乡村发展等公益活动,回馈社会关爱与支持。截至2023年,“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计划”资助创新研究项目334个,奖励优秀科研项目41个,推动高校电力电子及电力电子化新型电力系统的创新研究。

第六届北京责任展暨《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发布会以“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履责新篇章”为主题,旨在汇聚多方力量,共话新时代企业履责新担当。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责任云研究院院长钟宏武,以及来自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优秀代表出席会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编制,已连续发布15年,系统披露中国企业300强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信息披露水平,是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价成果。

关于台达

台达创立于 1971 年,为全球提供电源管理与散热解决方案,并在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信电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电动车充电、可再生能源、储能与视讯显示等多项产品方案领域居重要地位,逐步实现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愿景。台达秉持“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将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商业模式相结合,运用高效率电力电子核心技术,以因应气候变迁带来的环境议题。台达运营网点遍布全球,在五大洲近200个销售网点、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多年来,台达投入事业运营、科技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就荣获多项国际荣耀与肯定。自2011年起,台达连续12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 简称DJSI) 之“世界指数” (DJSI World Index) ,亦于2022年CDP (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原碳信息披露项目) 年度评比荣获气候变迁与水安全双“A”领导评级,并连续三年获评供应链参与领导者。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周文凯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