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罕见”盈利背后:20年公共政策助推

2024-03-03 12:39:11 巴伦周刊中文版

  纯电动汽车业务本质是一项“大电池”业务——一项不属于汽车制造范畴的业务。

  电动汽车行业存在着一个悖论——当前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在生产电动汽车(EV),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这项业务似乎十分艰难。

  福特、大众和通用等汽车制造商一直努力从纯电动汽车(BEV)中盈利。丰田是成功的老牌汽车公司,最初却选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内燃机与电池技术结合起来。即使是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TSLA),也仅在2021年才第一次实现全年盈利。

  如果汽车制造商很难从纯电动汽车中赚钱,为什么还要涉足其中呢?为什么丰田更喜欢混合动力汽车而不是纯电动汽车?为什么特斯拉能够成为能够赚钱的“异类”?

  在很大程度上,新能源汽车当前状况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的公共政策干预。能源和环境政策编织了一个复杂的全球网络,通过奖励特斯拉、施压混合汽车制造商的监管体系,将亚洲电动汽车技术供应商和美国汽车制造商连接起来。

  环境监管机构设想清洁汽车时,他们主要考虑的是空气质量结果,而不是强制技术变革所造成的工业和基础设施破坏。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尤其如此,在1990年推出了一项授权,让汽车制造商生产某种形式的零排放汽车(ZEV)。其他州紧随其后。

  从本质上讲,上述指令迫使汽车制造商生产纯电动汽车,这为具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业模式带来了难题。电池是单次成本最高(也是最赚钱的)的电动汽车组件,它们的使用寿命通常比所驱动的电动机更短,而且更难预测。

  因此,纯电动汽车业务本质是一项“大电池”业务——一项不属于汽车制造范畴的业务。电池制造商首先需要获得报酬,而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在电池更换市场的潜在利益冲突,一直是个绊脚石。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由于CAFE(企业平均油耗)燃油效率漏洞,底特律开始采用有利可图的轻型卡车模式。该行业游说推迟其ZEV强制承诺,以换取先进新能源的长期研究和开发,包括氢燃料电池,这是一种得到联邦技术政策支持的设备。

  空气质量监管机构同意,并且中止20世纪90年代末的授权配额。汽车制造商随即终止第一代纯电动汽车,包括通用汽车的EV1。

  2000年代,一系列戏剧性事件导致政策制定者逆转,并为今天的“异常”现象埋下伏笔。首先是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的意外成功。普锐斯使用中等大小且相对便宜的先进电池组,由松下(后与三洋合并)制造。而在当时,底特律没有类似的产品或工业盟友。

  尽管初出茅庐的特斯拉等初创企业正在开发纯电动汽车,但随着2007年经济危机加深,美国传统汽车制造商难以维持生计。随之而来的大规模联邦干预,为通用等传统汽车制造商以及特斯拉提供了重大援助。

  特斯拉从混乱中脱颖而出,在受监管的技术变革时代享有独特优势。特斯拉能够最大限度利用2009年制定的零排放信贷计划CARB,这项计划允许汽车公司存储、交易和出售生产ZEV所获得的积分。

  由于特斯拉只生产纯电动汽车,它能将所有积分出售给有授权承诺的老牌汽车制造商。对于这些传统汽车制造商,购买此类积分比大规模生产ZEV更加合适。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份,销售ZEV积分为特斯拉提供收入支持,并且成为该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

  当其他公司最终进入纯电动汽车领域时,它们并不具备特斯拉的安全网络和技术经验。特斯拉曾与松下达成合作,后者受益于获得税收抵免的丰田普锐斯,在电池制造方面取得领先地位。在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补贴下,特斯拉成为风险投资天堂以及美国环境和能源政策的主要工具。这一地位支撑该公司的庞大市值。

  监管机构关注空气质量和汽车电气化,似乎激发了纯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智慧。不过在这场电动汽车革命中,缺乏有关工业、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考虑的政策关注,可能会限制纯电动汽车增长。

  据风险分析师罗伯特·夏雷特(Robert Charette)观察,在应对快速增长的充电需求方面,电网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的一个复杂的并发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随着电动汽车爱好者和环保活动人士的需求市场饱和,具有成本意识的普通驾车者不太可能迷恋不熟悉的新技术。

  上述问题在得到国家层面的解决方案之前,美国汽车制造领域的纯电动汽车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分歧可能会加深。

  注:本文作者马修·N·艾斯勒(Matthew N. Eisler)为思克莱德大学历史学家,作品包括《汽车电动时代:环境、能源和可持续汽车追求》(《Age of Auto Electric: Environment, Energy, and the Quest for the Sustainable Car》)。客座评论由《巴伦周刊》和《市场观察》新闻编辑部以外作者撰写,仅代表作者观点和意见。

  文 | 马修·N·艾斯勒(Matthew N. Eisler)

  编辑 | 曹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贺翀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