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要求严禁收费的信用修复却成新商机?近三年信用修复企业飙涨近6倍

2024-06-06 17:45:44 企查查

企业信用在提升企业形象、获得合作机会、增强融资能力、降低运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市场需求下,企业信用修复业务应运而生。

近年来,多地出现“收取高额费用后跑路、信用培训加盟诈骗、骗取个人敏感信息”等套路。调查发现,目前网络上有不少机构打着“可以删除某某官网上的风险信息”名号招揽客户,引导消费者购买“信用修复”产品,实则是打着“企业信用修复”的幌子,干着“征信洗白”的违法事件,有人就受这类广告诱惑,上当受骗。

要知道,正规的“企业信用修复”并不收费。5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严禁在信用修复管理中收取任何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信用信息修复功能主要是提供给市场主体使用,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市场主体用户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包括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严重违法失信信息信用修复、行政处罚信息(仅市场监管局作出的处罚)信用修复申请。

与此同时,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也在“信用中国”官网发布了最新版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指南》,新版《指南》明确了“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修复、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修复、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名单修复、统计严重失信企业名单修复、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修复、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修复、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修复、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修复、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修复”的申请受理单位,以及政策法规依据。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三年(2021年-2023年)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注册量达4.94万家,相比同期(2018年-2020)年注册量飙涨近6倍;企业存量方面,广东省现存1.1万家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排名第一的同时,也是我国相关企业存量唯一过万的区域,其中广州现存7038家,在城市中断层第一。

1.近三年信用修复相关新增企业飙涨近6倍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递增。具体来看,2017年开始,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注册量正式“进军”千家规模,并于2020年实现全年注册3932家相关企业,同比增加97.3%,在此基础上,2021年开始,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注册量激增,全年注册1.33万家相关企业,同比骤增238.3%,注册量突破万家的同时,增速达近十年峰值。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三年(2021年-2023年)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注册量达4.94万家,相比同期(2018年-2020)年注册量飙涨近6倍。

2.从区域来看:广东最多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企业存量来看,我国现存6.0万家信用修复相关企业。区域分布上,广东省现存企业数量最多,为1.1万家,是第二名的2.6倍,海南、江苏分别现存4216家、4131家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排名前三;此后依次为四川、河南、安徽等地,除广东外,前十其余地区相关企业存量均匀分布在2000家至4300家之间。

3.从城市来看:广州最多

企查查数据显示,城市分布上,广州现存7038家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断层第一,海口、重庆、成都分别现存2987家、2709家、2477家信用修复相关企业,排名前四,此后依次为合肥、郑州、长沙等地;除前四城市以外,前十其余城市相关企业存量均匀分布在1100家至1700家之间。

(责任编辑:郭健东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