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吸睛!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加速度”

2024-06-24 11:37:15 和讯 

  2008年,我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起步至今十余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连续9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根据中汽协最新数据,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延续良好态势,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为33.9%。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一批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整车及零部件公司争相涌现,投资价值受到市场关注。2月以来,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和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均取得了较好的表现,截至6月17日,两只指数累计涨幅分别达12.9%和18.6%。

  同样是聚焦汽车产业的指数,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和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有哪些区别?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从行业分布、成份股、发展前景等角度对比分析这两只指数。

  ·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一个行业的产业链越长,往往意味着能够拉动的产业越多,创造的效益越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之一,涉及众多子行业。

  具体来看,其上游为基础零部件,包括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传动系配件、制动系配件、转向系配件、行走系配件、电器仪表系配件、车身及附件等传统零部件以及传感器、芯片、软件算法、智能网联等智能零部件。

  中游为整车制造,汽车制造商将从上游产业链中获得的零部件和配件组装成整车,目前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

  下游为汽车服务,包括充换电服务、电池回收利用和后市场服务等。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电池技术、智能驾驶和软件系统这三个关键环节。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续航能力和成本;智能驾驶则涉及很多高科技的传感器和算法,已成为当前车企新一轮竞争的重要砝码;软件系统不仅控制汽车的运行,还提供娱乐、导航等服务,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行业分布对比

  从名称上可以发现,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侧重零部件环节,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则更广泛地包含汽车智能化、电气化领域的相关公司。

  再从具体的行业分布来看,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聚焦产业链上游,不涉及整车环节,前三大权重行业为车身附件及饰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轮胎轮毂,合计占比56%。

  相比之下,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对汽车产业链的覆盖更全面,除零部件环节外,还更多涉及电池和整车制造,锂电池、电动乘用车、电池化学品为前三大权重行业,合计占比49%。

 

  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5/31。行业分类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权重较低行业未展示。其中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未展示能源及重型设备(2.3%)、军工电子Ⅲ (1.3%)、风电零部件(0.7%)、光伏电池组件(0.7%)、通信线缆及配套(0.6%)、其他橡胶制品(0.5%)、其他自动化设备(0.5%)、铝(0.5%)、金属制品(0.4%)、LED(0.4%)、其他电子Ⅲ(0.4%)、其他计算机设备(0.4%)、面板(0.3%)行业;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未展示工控设备(4.9%)、数字芯片设计(4.5%)、横向通用软件(3.1%)、印制电路板(1.9%)、分立器件(1.9%)、钴(1.6%)、锂电专用设备(1.0%)、电网自动化设备(1.0%)、钨(0.9%)、其他小金属(0.7%)、被动元件(0.6%)行业。以上仅作为对指数成份股行业分布的客观展示,不作为任何投资收益保证或者投资建议。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编制方案进行调整。

  ·成份股对比

  从成份股数量与集中度来看,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成份股有100只,多为中小市值的零部件公司。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约42%,每只成份股的权重均在10%以下。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成份股数量为50只,涵盖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乘用车龙头比亚迪、长城汽车,软件龙头科大讯飞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约64%,集中度更高,其中,宁德时代占比19%,比亚迪占比13%。

  两只指数成份股中,共有9只重合的个股。其中,三花智控、拓普集团这两家零部件企业均在两只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中;此外,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中,还有3只成份股也在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中,分别是软件相关的德赛西威,以及车身附件及饰件相关的华域汽车、星宇股份。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储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网联等多种变革性技术进一步融合,汽车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还将持续走高。

  根据招商证券数据,近三年,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成份股净利润复合增速达45%,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成份股净利润复合增速约16%。2024年,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有望取得更好的表现,成份股净利润增速或达35%。

  从近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指数约8%,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成份股约16%。根据招商证券测算,2024年预计仍保持10%以上的正增长。

 

  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指数基本特征、估值水平的基础上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目前,市场上有汽车零部件ETF(159565)、智能汽车50ETF(516590)等产品分别跟踪这两只指数。

 
(责任编辑:矫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