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其中提到,“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 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7月19日上午10时,相关负责人在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
有关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决定》强调要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提出要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要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经过四十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决定》要求探索实行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优化各类存量结构调整。”
对于发布会释放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前瞻表述,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执行院长、财政部政府债务咨询专家袁海霞7月19日表示:“建立完善政府资产负债表,这是做加法提升增量盘活存量的基础。无论短期化债还是长期发展,不仅要掌握债务体量,还需摸清摸透资产。由于国有资产的特殊性质,大多存在难以快速变现和定价难的问题,因此需全面梳理各类资产的规模、权属及流动性,明确可盘活变现的资产总量,为债务化解和后续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有关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的研究,袁海霞此前撰文《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重点方向建议》,其中提及要“把握发展大势,完善与经济形势、新动能相适应的财税体系”,结合新动能发展和产业组织形态变化完善税收制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新经济、新业态的持续涌现背景下,税收制度需要主动适应变革趋势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补充现阶段传统动能拉动力有所减弱的不足。
具体来看,袁海霞建议,后续可紧跟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新业态,及时调整征税主体、产品和劳动收入性质的界定方式,推动相关潜在税基转化成实际税收收入,提高税收制度的运转及税收治理成效。同时,在强化新领域涉税信息采集、行业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稳妥探索数字服务税、数字资源税等新型税种和涉税客体,合理增厚税收,发挥税收经济调节作用。此外,还可立足本地企业创新、产业转型需求,增强税收优惠政策导向性,如针对新兴产业高附加值、无形资产占比大、前期投入高等特点,合理设置阶段性、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丰富税收优惠形式,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韩文秀表示,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宏观指标符合预期,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表明我国经济恢复还不够强劲,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存在分化现象。
因此,需要政策、改革共同作用,实现更为均衡、普惠、包容的发展。“要更加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好发力见效,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杠杆撬动作用。”
此外,“要把长远增后劲与短期稳增长结合起来,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要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袁海霞认为,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实现,促进“数据财政”有序发展,更好地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可适应当前房地产持续调整下土地财政面临的问题,逐步推动地方财政转型。
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数据要素资产化、资本化探索,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实现。数据要素作为第五大要素,与土地要素相似,其价值实现涉及资源化、资产化与资本化的过程。未来仍需进一步强化对数据要素资产化、资本化的引导和规范,自上而下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实现。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着力推动区域数字化发展,为发展数字财政奠定基础;同时,还需从挖掘公共数据价值、积极探索数据运营模式、规范数据要素交易流通管理等多个维度出发,推动向数据财政转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