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秉持“产品是1,服务是0”的经营态度,餐饮生意才可持续。
作者:黄晓军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海底捞的服务又上热搜了。
微博数据显示,话题#海底捞被质疑过度服务#引发了1.2亿网友阅读。
值得强调的是,这一次热议的起因,不再是小年轻和社恐们的吐槽,而是来自一位大妈的反感。
据称,长期在南京工作的李先生,带出差前来的母亲去吃了一顿海底捞。母子本想趁着吃饭谈一谈私事,但从进门开始,服务员的“过度服务”让母亲略显尴尬。
或许,这就是社恐们讲的“变态”服务让人喘不过气。海底捞的服务,慢慢地让大妈们都接不住了。
01
靠服务崛起的海底捞
1994年,简阳县城,四川拖拉机厂的电焊工张勇支起了4张桌子卖麻辣烫。据称,这就是海底捞的雏形。
畅销书《海底捞你学不会》还原了当时的情景。书中表示,当时的张勇不会熬汤、不会炒料,甚至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他清楚,想要生存只有态度好,客人要什么,快一点;客人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点笑脸。“结果,客人虽然说我(海底捞)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具体的表现当然就是服务。在海底捞火锅店初创期,张勇一位任职干部的朋友刚下乡回来,就到了海底捞吃火锅。看到这位干部的皮鞋有点脏了,张勇连忙安排了一个小伙计给他擦一擦。
正是这个小举动,当干部尤为感动。从此,海底捞也就有了给客人免费擦皮鞋的服务。
发展至今,海底捞存在着诸多别的火锅店没有的服务。在客人等候时,不仅有免费的水果拼盘、饮料、扑克、象棋等,免费擦皮鞋、美甲甚至洗头服务。
相较于当时没有环境、没有服务可言的传统火锅店,海底捞借助差异化路径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慢慢地,海底捞走出四川,开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
据称,2004年进入北京后,其门店平均每天每桌要翻台3次,就算是30多摄氏度的三伏天,门口依旧排着长队。甚至有消息表示,当时北京几乎所有的火锅店老板都去吃过海底捞,甚至还安排自家的经理去体验、偷艺。
在此之后,几乎每家火锅店都开始提供热毛巾、围裙,甚至主动添汤下菜。
但之后的结果很显然,海底捞没人学会了。
02
海底捞的服务为什么越发“变态”?
海底捞服务的精髓是什么?
张勇曾说“如果客人觉得吃得开心,就会夸你的味道好;如果觉得你冷淡,就会说难吃;服务会影响顾客的味觉。”
是这样吗?张勇的话具有迷惑性。其实并不是服务影响味觉,而是开心影响味觉。
可惜的是,不只是其他偷师的餐饮店,就连海底捞的服务也逐渐让吃货们不太开心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在海底捞就餐过程中享受到的服务,被不少网友公开讨论。
“海底捞服务员拼命往我碗里夹东西,还说我怎么吃这么少,感觉像是我妈派来的。”
“打算整谁可以请谁去海底捞,然后和服务员小声说他过生日,回来打开手机直播。”
“去海底捞吃了一半去厕所,一个小哥哥看见说你要去厕所,小心台阶,我陪你去!我说不用结果上完厕所出门他还在外面站着!说这边洗手!”
“看看这些大型‘社会性死亡现场’!”
甚至前不久,一则“海底捞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认为,“此举会泄露消费者隐私,毕竟选择包间就是为了能有一个私密空间,但是有摄像头会有一举一动被监视的感觉”。
尴尬、我妈派来的、社会性死亡、隐私……这一系列名词,无论是在1994年的简阳,还是在2004年的北京,都没有出现过。
2008年,中国第一代90后成年;2018年,尼尔森报告显示90后成为中国主力消费群体。这群人生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陪伴成长的是淘宝、微信、5G等互联网应用……他们的开心,是父辈想象不到的。
他们可能想一个人安静的吃顿火锅,不需要对面有个毛绒娃娃,也不需要服务员自作多情来陪聊;他们可能在互联网上聊得风生水起,但就是不愿和倒水的服务员多说一句;他们可能就喜欢一起吃火锅一起聊兴趣,但就是反感随时被旁边的人时刻关注举动……
海底捞的服务可以延续着1994年以来的模式,所谓的创新、成长微乎其微。但人群变了,喜欢这种服务模式的人,越来越少了。
“变态”服务、过度服务等声音,便由此在网络铺开。
03
餐饮服务何去何从?
需要认可的是,海底捞终归开创了餐饮业服务主义的先河。在一向粗放凌乱的餐饮行业,海底捞的出现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服务意识,也加速了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只是当下,公认的行业楷模开始被市场质疑,餐饮服务又该何去何从?这是行业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回答的问题。
这其中,同在火锅领域的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曾给出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回答。他表示:
“什么是服务?吹风机有没有服务?戴森吹风机里的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设计内心是不是让你喜欢它,戴森用极致的产品用心对待你,叫不叫服务?”
“对卖花的来说,这盆花是从哪儿来、养了多少年,品种是什么、回家后如何培养、每天浇几次、放在哪里最合适……把这些产品功能清清楚楚地说明白,就是服务。”
“去医院看病,医生会问你是吃药还是打针吗,打屁股还是打胳膊,需要跟你商议吗?让你打针就打针,让你化验就化验,用最舒服、最快速的办法把病治好,就是他的产品,就是他的服务。”
巴奴,作为一个二线城市起步的火锅品牌,在极短时间内与海底捞、呷哺呷哺一同位列中国火锅TOP3。而从杜中兵话里不难看出,这个品牌对于服务的理解首先是建立在产品上的。
为此,巴奴甚至提出了“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的slogan。
如何理解不过度?杜中兵看来,餐饮服务要从中国人更加含蓄、克制的文化出发,去界定“服务—叨扰”的关系边界。
最终,巴奴的服务品质则趋向于兼具包容与定制。你看,在巴奴吃火锅肯定没有干扰用餐、强行涮菜的情况出现。
如何去理解讲究?这其实大多落到了菜品上。适度服务,建立在好的食材、好吃的菜品上,才是餐饮企业提升顾客消费体验的关键。
巴奴则从供应链源头出发,提供无污染、无过度添加、无杂质的原初食材,再将成品的色香味充分展现,讲究的就是超越口感上的刺激、重味等单一标准。
到最后,巴奴直接打破了传统火锅行业菜品同质化且锅底、小料和吃法雷同的现状。可以说,这个品牌从菜品品质、食材品质、吃法品质、锅底品质上,重新构建了一套系统性的、颗粒度更精细的、围绕产品的“升级版”火锅标准。
这个火锅标准,显然也得到了消费者的投票。行业数据研究机构NCBD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火锅品牌满意度排行榜中,巴奴领先海底捞、呷哺呷哺等一众火锅品牌,位列第一。
不得不说,主打产品主义的巴奴,也正不自觉成为了餐饮业服务打磨的典型样本。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行业新的服务引领,除了巴奴等连锁火锅品牌的不断完善,其他细分领域的品牌也在共同努力。
比如小吃界,台湾小笼包专卖店鼎泰丰算得上经典。
产品上,“5克的皮,16克馅,18个褶,总重21公克,入蒸笼4分钟”足显匠心;服务上,微笑服务成为业内榜样,员工福利号称业内最高,占到整体盈利的50%。
再如中餐界,低调的陶然居依旧在讲求样样都讲究。
在火锅围绕的重庆,你很难相信第一走出去的餐饮品牌是陶然居。作为中餐正餐品牌榜前10,陶然居5张桌子起家,而今为保障产品布局了冷链物流甚至追溯到生态养殖。
而通过建设特色小镇,打造休闲旅游的餐饮氛围,其每个店不一样的环境、趋向定制的服务,也为全国餐饮同行所认可。
总而言之,在消费升级的当下,消费体验早已成为市场买单的第一决策要素。菜不好吃,或者频繁被“打扰一下”,都不过是撵客的前奏。
唯有秉持“产品是1,服务是0”的经营态度,做到“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餐饮品牌的成长才可持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