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1月28日,国新办举行《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提到,未来五年,要营造航天发展(000547)良好环境。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强化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制定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北斗卫星导航等条例,出台商业航天发展指导意见,促进法治航天建设。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推动空间应用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丰富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深化通信、导航、遥感信息综合应用。加快航天技术成果向经济社会的转移转化,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太空育种等太空经济新业态。
会议文字实录如下:
新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白皮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实现创新跨越发展、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积极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的实践成就,阐述中国深入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策理念和倡议主张,展望未来5年中国航天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愿景。
白皮书分为三个部分,全文约1.3万字。其中正文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发展空间技术与系统,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研究,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为了帮助大家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白皮书的内容,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先生,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先生,探月与航天工程(603698)中心主任刘继忠先生,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先生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白皮书的有关内容,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我们先请吴艳华先生作情况介绍。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感谢大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心支持!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目的是增进大家对中国航天发展的了解,共话美好合作前景。过去五年,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中国航天砥砺奋进,创造出新的成就,实现了新的跨越。
这五年,是中国航天创新发展的五年。运载火箭加快更新换代,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过去五年,共实施207次发射,长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96.7%。航天重大工程亮点纷呈。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实施,6名航天员先后进驻,开启了有人长期驻留时代。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体系能力。
这五年,是中国航天赋能社会的五年。目前,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通信卫星为农村及边远地区1.4亿多户家庭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遥感卫星影像累计分发超亿景,有力保障气象预报、国土规划、生态保护、海洋经济、灾害应急等需求。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大众出行、智慧物流、精准农业,特别是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精准定位导航服务。航天技术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了智慧城市、无人驾驶等新业态的兴起。商业航天企业蓬勃发展。
这五年,是中国航天探索突破的五年。围绕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等科学主题,依托空间科学卫星和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工程,开展空间科学探索与实验研究,取得一批贡献人类的原创成果。“慧眼”成功观测到黑洞爆发,“悟空”获取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张衡一号”完成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构建,碳卫星获取全球高精度二氧化碳分布图。探月工程任务揭示了月球背面地下结构,证实了月球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天琴一号”“太极一号”和“羲和号”卫星为空间引力波和太阳物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这五年,是中国航天合作共享的五年。中国航天与国际同行一道,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推动航天技术助力可持续发展,新签署约50项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任务中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签署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协定,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中意电磁卫星,推动北斗标准进入民航、海事等多个国际组织标准体系。高分一号、六号卫星数据通过云平台向全世界免费分发,访问国家和地区158个,访问用户约55万个。中国5颗卫星和3个星座新加入国际减灾宪章机制,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于12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数据应用等多种方式,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能力建设,共享中国航天发展成果。
吴艳华:
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创新引领、协同高效、和平发展、合作共享的原则,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以航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创新推动重大工程实施。建成中国空间站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实施探月四期、行星探测等新的重大工程,推进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建设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应对体系,培育太阳系边际探测等重点项目,推动运载火箭型谱化发展,持续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健全空间环境治理体系能力。
二是培育壮大空间应用产业。推动空间应用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丰富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深化通信、导航、遥感信息综合应用。加快航天技术成果向经济社会的转移转化,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太空育种等太空经济新业态。
三是统筹布局空间科学探索。体系化推进空间天文、空间物理、月球与行星科学、空间地球科学等重点领域发展,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爱因斯坦探针、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等空间科学卫星,利用空间站、月球与深空探测器等平台,持续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和基础研究,催生更多原创性科学成果。
四是营造航天发展良好环境。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强化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制定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管理、北斗卫星导航等条例,出台商业航天发展指导意见,促进法治航天建设。构建高水平航天人才队伍,加快打造航天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开展航天科普教育和文化建设,大力弘扬航天精神,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氛围。
五是拓展国际合作深度广度。中国航天积极参与外空全球治理,在近地小天体监测与应对、行星保护、太空交通管理等领域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落实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协定,推广空间信息服务全球应用,在月球探测、空间站、行星探测、北斗导航等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更多方式的国际互利合作。
和平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仰望星空、不懈探索,携手共进、行稳致远,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快发展高质量、可持续、增福祉的航天事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和平发展,作出新的开拓性贡献。
谢谢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邢慧娜:
谢谢吴艳华先生的介绍,大家已经非常踊跃地要举手提问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吴艳华先生,在您刚才介绍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中国航天过去取得的成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期间,中国航天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亮点?谢谢。
吴艳华:
谢谢您的提问。“十三五”中国航天亮点纷呈、成果丰硕。按照“十四五”规划,任务也异常艰巨。如果简单归纳来说,应该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是我们要完成好十年前已经开始实施的国家重大工程的收官和运营工作,这里包括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也包括要用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科研数据、月壤等,开展科学分析。
第二类是按照国家规划,我国要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包括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我们还要论证实施重型运载火箭等一批重大工程,批复以后要接续实施。
第三类是我们要推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一体化协同发展,尤其是要协同构建空间基础设施、包括三类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形成完善的空间基础设施,推广卫星应用,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为全世界服务。
第四类是我们会统筹规划空间科学探索,发射一批科学论证的卫星。同时我们要用好空间站、月球探测和行星探测这些平台,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争取有原创性的科学发现,贡献人类。
最后一个是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同行的开放合作,无论是重大工程,还是其他各个方面,卫星研制、卫星应用、空间科学,也包括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培养等方面,我们欢迎所有国际同行与中国航天开展多方式、深层次、多维度的合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根据刚才的介绍,我们也了解到,近五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能否请您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另外未来还有哪些重点的发展方向?谢谢。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五年来,通过探月工程,包括“天问一号”;还有空间科学工程任务,比如“悟空号”“墨子号”等。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对空间科学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和带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历史演化方面,我们通过对月球浅层结构的研究,对月球的演化历史,特别是在地质方面,取得了新的认知。我们前期通过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分析和研究,把月球地质活动时间轴从原来大家认为的30亿年推演到20亿年,也就是说月球年轻了10亿年左右。这些对月球的认知,包括对月球地貌的演化,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二是从物质能量来讲,通过前期研究,我们发现了新的月球深部物质类型,同时也发现迄今比较精确的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三是从空间环境来讲,通过几年科学研究,对月球粒子辐射剂量有了新的认知,得到了新的数值。还发现月球微磁层,对太阳风与月球相互作用建立了新模型、新机理。同时,通过从空间对地球的观测,我们也对地球等离子体层的整个活动演化取得了新的认知。
当然,还有很多科学成果。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围绕科学研究,建立了一批科学研究设施。这对于未来开展科学研究,以及与国际同行进行科学合作,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据统计,有一百多所高校都建立了与空间科学领域相关的学科,也有很多留学生。这些为未来空间科学研究的人才储备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非常重要。
科学的进步对人类文明发展非常重要,后续中国的深空探测活动也不会停止。我们将围绕宇宙、太阳系及其行星演化,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等问题,通过后续的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空间站运行以及后续空间科学专项卫星任务,比如空间天文、空间物理探测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以及与各国同行的合作,我们一定会对空间科学的发展、人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们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支持,请问咱们在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方面都有哪些措施?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航天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积淀形成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特别是培养造就了一批特别优秀的人才。中国航天一直突出选人用人标准,包括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培养造就一批有坚定理想信念、高昂爱国热情、强烈责任担当、良好精神风貌的航天人才队伍。比如像我们刚才已经讲到的“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当然,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航天事业的发展更需要引入更多新生力量加盟。所以在去年年底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发出了“要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号召,所以我们航天也要积极贯彻这一伟大号召,制定了相关的规划和鼓励政策。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第一,通过重大工程牵引,不断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也包括大国工匠等。第二,强化人才交流机制,不断规范和引导人才交流。第三,强化激励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比如像一些社会组织、企业等设置了一些奖项,包括“钱学森最高成就奖”“航天贡献奖”等,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第四,加强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刚才刘主任也介绍到了,像我们在空间科学方面开展的一些相关学科建设,我们通过共建高校、共建学科的方式,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不断培养人才。第五,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特别是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培养人才。比如,我们响应联合国号召,在空间教育方面设置了区域中心,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很多航天人才,为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助力。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去年10月份,中国成功发射了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我们迈入了探日时代。请问截至目前“羲和号”任务反馈数据怎么样?未来中国的探日计划有哪些?谢谢。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我想把“羲和号”卫星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羲和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的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去年10月14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了空间探日的时代,意义很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就提到了“羲和逐日”,这颗卫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颗卫星经过三个多月的在轨测试和实验,已经完成了卫星平台技术验证40多次,对太阳进行了探测成像290多次,卫星的平台及有关载荷工作稳定正常,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这颗卫星在轨还将继续执行相关的科学实验任务,和我们一起度过春节。
目前,“羲和号”卫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科学实验成果。今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将择机正式发布。目前的一些主要进展,简要向大家作个介绍。
一是在轨验证了新型高精度卫星平台的超高指向精度和超高稳定度技术,与传统的同等惯量卫星平台相比,这颗卫星的指向精度和稳定精度均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二是在太阳科学探测方面,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了太阳H-α谱线,全日面的H-α波段的光谱图像。太阳H-α谱线是什么?太阳的H-α谱线是光子与氢原子相互作用后,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谱线,是太阳暴发时响应最强烈的一个谱线,能够直接反映暴发的特征。以前,人类对太阳的观测,H-α谱线只能在地球上进行探测,但因为受到大气扰动,这个数据是不连续、不稳定的。现在通过卫星在轨进行探测,就可以去掉这些不稳定因素,对太阳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和成像,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得太阳暴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而建立起太阳暴发从光球到日冕的能量积累、释放、传输的完整物理模型,对研究太阳暴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理提供关键数据,有望获得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产出。
“羲和号”登天探日,是继“嫦娥五号”成功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成功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巡视”探测之后,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对太阳系中的地球、行星以及太阳这颗恒星的探测实现了全覆盖,奏响了深空探测的“三重奏”,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关于我国未来的探日计划,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开展相关的论证研究,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太阳构造,确定太阳活动特征,掌握其机理和活动规律,更好地预报空间天气,造福人类。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
这部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和前四部相比有什么样的特色和亮点,能否介绍一下?谢谢。
许洪亮: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到的,这是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从结构上看,这部白皮书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的宗旨原则、政策措施和国际合作思路,重点从11个方面,把近五年以来我们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方面的成绩进行了总结,以及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重点描绘。在具体内容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理念。中国一直致力于航天治理现代化,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从创新驱动角度,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引领创新超越发展,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在基础能力方面,我们持续完善“三商一公”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在发展模式上,我们鼓励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发展,不断优化商业航天在我们产业链中的布局,加快航天低成本、高效益发展。在治理能力上,我们将加快航天法立法,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促进法治航天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人才培养、交流和奖励机制,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加强航天科普传播、弘扬航天精神,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第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家都知道,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也一直在支撑国家战略发展,不断提升发展效益效能。一方面,加强卫星应用与行业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强化空间信息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拓展卫星公益服务应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航天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大众生活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利服务,不断壮大我们太空经济规模,为我们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贡献航天力量。
第三,彰显积极开放合作姿态。这部白皮书首次提出了我们要在外空领域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一是过去主要是载荷搭载,下一步要向任务筹划延伸。二是从单机产品合作向复杂系统联合研制升级。三是从单个典型场景应用向多领域综合应用拓展,使航天活动更好地造福于全人类,也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这是我的回答,谢谢。
吴艳华:
刚才洪亮秘书长说得还是很全面的,我简单补充一下。第一,我们航天重大工程正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点。因为中国航天崇尚长远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刚才我也介绍了上一批15年前的重大工程,基本到了收官收尾和正常运营应用阶段。中国政府正在规划实施未来15年新的重大工程、重大任务。第二,我们在白皮书里也说到,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要全面发展,形象地说叫“一体两翼”发展。中国航天过去更加注重空间技术推动,新时代我们更强调以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来引领技术创新,就是“两翼”要飞起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三,我们在国际合作上要更加开放,要在更高层级、更大项目上与国际伙伴、国际同行合作。我们刚才也介绍了,比如,我们与俄罗斯要共同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持续时间长的国际科学合作大工程、大计划。我们欢迎所有感兴趣、愿参加的国家、国际组织、科学家、工程师们的参与。谢谢。
新华社记者:
我们知道,航天发展需要高投入,请问发布人,如何看待这种高投入?同时也请您介绍一下中国航天事业是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谢谢。
赵坚:
谢谢您的提问。航天事业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中国航天日”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发展航天当“致广大而尽精微”,既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的跨越发展,又要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首先,我国对航天发展高度重视,全国人民对航天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航天的发展确实是需要高投入。但是,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更大。据初步统计,可以达到1: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航天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变革,航天技术成果转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推动了智慧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对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航天的高投入能够带来高产出,整体效益十分明显。
其次,航天应用已经广泛用于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农业发展、林草监测、防灾减灾、气象预报、海洋开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衍生出的新技术应用,也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老百姓(603883)也能切身体会到航天科技(000901)所创造的美好生活。例如,通信广播卫星可以为民众开通全球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直播以及提供高速宽带上网,极大方便了人们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生活;卫星导航定位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和出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气象卫星可以提供全球和特定地区的精准气象预报,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暖心、周到的气象保障。
再举个例子,卫星用于防灾减灾方面的成效更加显著。高分卫星制作的台风观测高清云图,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台风眼的结构以及运动变化的规律,对全球全年产生的台风无漏报,极大地减少了防灾减灾的成本,经济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此外,高分系列卫星在预防森林大火和应对洪涝灾害等方面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前一段时间汤加发生了火山爆发,中国国家航天局应急启动了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调动了十余颗卫星进行高频次观测,及时将相关影像数据提供给国际组织,贡献中国力量。
第三,航天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航天产业链的快速形成,而且赋能传统产业,促使产业升级换代和提质增效。大家都知道,航天产业是高度复杂化和规模化的集合,将有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这样的,具备坚实基础的航天产业正在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沃土、多领域人才聚集高地以及新技术融合创新的桥头堡。当前,航天技术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提升,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发展的模式上也逐步形成了行业应用集约化、爆发式增长。形成央企集团向地方辐射发展,地方政府鼓励特色企业聚集发展,优势民营资本参与专业化投资等新发展格局。通过商业化发展,将与政府投入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航天发展效益。
我们相信,航天发展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有力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也将帮助我们共同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造福民众。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据悉,目前国家已批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这三项任务将在未来十年陆续实施,请问能否介绍一下具体安排,有何重要意义?谢谢。
刘继忠:
谢谢。探月工程,从2004年实施以来,到2020年“嫦娥五号”携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圆满完成了探月工程一、二、三期“绕、落、回”目标任务。实际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就启动了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研究工作。经过规划,探月四期包括了四次任务。
第一次任务,是我们已经发射的“嫦娥四号”,这个大家都知道,落在了月球背面,已经成功实施。后续还有三次任务,一个是“嫦娥六号”,“嫦娥六号”要到月球的高价值地区进行采样返回,可以说后续还有新的月壤、新的样品返回地球;“嫦娥七号”主要是对月球极区进行科学探测,特别是对月球的水分布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实施极区的科学探测以及为科研站后续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整个探月四期,我们基本上要达到建设科研站基本型的目标,同时也是为后续我们与国际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打下基础。这些任务我们和国际同行也在密切沟通协调,将一起合作开展相关探测。比如,“嫦娥七号”任务已经和俄罗斯的“luna-26”签订了协议,共同进行探测。按照目前整体研制进展,在2025年前后,我们将完成“嫦娥六号”和“嫦娥七号”的相关工作,同时开展“嫦娥八号”的研制;在2030年之前,要完成“嫦娥八号”发射。综上,到2030年以前,我们探月四期能够取得预期成果。谢谢。
邢慧娜:
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
环球时报记者:
刚才吴副局长还有刘主任都提到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能否再详细介绍一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有关情况,以及后续将如何开展工作?谢谢。
吴艳华:
谢谢。以前媒体也公开报道过,2021年3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谅解备忘录,4月中俄航天机构发布了联合声明,6月双方还向国际社会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和国际合作伙伴指南。刚才刘主任也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是201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在响应这个概念。总体来说,像地球的南极站、北极站一样,未来倾向于在月球南极建成地面科考设施,在月轨、月表建设科研实验设施,开展多学科、多目标科研工作。
第一,中俄基于各自的计划和规划联合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目标,就是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我们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俄罗斯规划的相应任务,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要完成建站之前的勘察工作。我们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设施建设,像建立一个小城镇一样,它要有能源系统,要有通信导航系统,要有远程运输系统,要有天地往返系统,还要有地面支持系统,如果远期要有人的话,还要有生命保障系统。中俄也广泛欢迎国际同行参与。我想,这些系统是面向未来的,也就是说规划到2035年之前,要以这些任务为重点。2035年以后,根据各个国家、各个组织的科考任务分次到月球上做科考。
第二,中俄两国要签署政府间协定。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磋商,已基本达成共识,今年有望尽早签署。中俄两国航天机构还要向全世界正式发布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宣言,把建设原则、参与宗旨向国际社会发布。总的来说,是在任务或者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建设的各种任务层级,无论是系统级、分系统级还是设备级,还是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级,包括天地支持级,我们都不设限,一块儿来建。或者中俄各自牵头的任务也开放合作,提供搭载机会,共享科研数据等。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邢慧娜: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先到这儿。感谢四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
吴艳华:
感谢媒体朋友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心关注和鼓励支持,以及你们对航天的科普与文化传播。谢谢你们!
本文选编自“国新办官网”,智通财经编辑:熊虓。
最新评论